时间:2025-04-12人气: 作者:佚名
听说有个老外药厂来咱这儿开研发局,给的薪水比咱本土那帮家伙还高,整天喊人加入。这事挺逗的,不是都说外资都撤资跑路了吗?
美国老板的中国生意
这保诺科技,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其实不过是Bridgewest集团的小跟班。Bridgewest听着像是干修桥的,可人家手里拿着15亿美金,到处去投资生物科技。他们总部在圣地亚哥,可能整天晒太阳,可关键业务都在北京和上海。
咱北京研发中心早在2006年就开业了,中关村那块儿一呆就是十几个年头。那实验室,得有10万平方英尺那么大,400多号人整天研究那些小分子药。上海那帮家伙更猛,弄了个3D肿瘤筛选的东西,还开了一个CAR-T实验室,听起来就挺烧钱。
实验室里的打工人
北京那儿的化学合成岗位,硕士学历起步是标配,面试还得带上实验心得总结,这要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现在做实验还得写心得体会?上海那疙瘩,300多号人全搞肿瘤药研发,连动物房都拿了个AAALAC认证,那些小白鼠过得比人还舒坦。
听说那合成岗的薪水能飙到两万,可是一天到晚得跟那些有机溶剂打交道。这钱赚得那叫个艰辛,说不定哪天就得跟它们融为一体了。不过跟那些吹牛不上税的创业公司比,这儿至少设备都是进口货。
美式管理的中式改良
外资药企按理说应该挺规矩,可保诺这招聘流程简直跟咱中国似的。宣讲会得交纸质简历,招聘信息全靠微信公号,面试还得看“招聘情况”。Bridgewest可能没想到,他们在中国的分公司已经学会了“看情况”这一绝活。
2015年,他们搞了个BioDuro的合并,业务直接跨到了临床这关。瞧瞧,美国那帮人还挺懂门道的,知道在中国玩研发得本土化。可问题是,他们那考核指标是咋定的?不会也学人家狼性那一套?
科学家的搬砖日常
那化学分析师,跟HPLC仪器瞪眼瞪得眼睛都花了,药物化学家们,得想出一堆根本造不出来的分子。最悲催的得数动物房那帮人,得伺候着小白鼠不说,还得给它们弄肿瘤模型。
上海那疙瘩搞CAR-T的家伙压力大得要死,这技术花钱如流水。可跟恒瑞那些本土药企比,这儿至少不用996?谁知道,研发这事,进度可不等闲人。
职业发展的迷思
干保诺几年能掌握硬功夫,设备那可是顶尖配置。可问题是,学成之后咋办?去外企可能觉得你不够洋气,去国内药企又可能觉得你价码太贵。这职业规划跟研发新药似的,成功率连一成都不到。
他们那培训系统肯定挺给力的,毕竟得“不断熏陶员工”。可问题是,这培训内容到底是不是那种“怎么用小钱儿撬动大数据”的实用招数?
要不要投简历试试
保诺这茬子又开始招兵买马了,化学合成这块儿还得硕士学历,还得有实验总结那东西。宣讲会上收简历这招挺老派,感觉像是穿越回了2010年似的。但跟那些让你先干三个月实习的公司比,这儿至少流程挺正规的。
问题来了哈:要是给你两万块月薪,让你每天跟二甲亚砜这东西打交道,你敢不敢试试?评论区里说说你们的心理价位是多少,点个赞最高的,我请他喝杯奶茶(别当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