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9人气: 作者:佚名
3月25号,咱们在首都北京开了个大会,颁了好多奖,那获奖名单长得跟跳绳似的。看完那名单,我默默地把我新买的键盘给退了,跟这些大佬比,我这敲键盘的速度简直是个大笑话。
最高科技奖得主
马林拿了个科技界的大奖,这首席科学家,平时低调得跟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似的。听说他那办公室里的咖啡机,配置都比咱普通人的电脑牛,毕竟人家搞的是量子计算这种高大上的东西。
咱们中国电科旗下的研究所这次集体亮相,从第三研究所到第五十五研究所,一个都没拉下。这些研究所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在玩数字接龙游戏,但它们干的活儿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比如说第三十八研究所,人家研究的东西可不是三十八块钱就能买到的便宜货。
十大科技进展
这量子计算团队又火了一把,估计是见怪不怪了。毕竟在这行,他们走得那么前,第二名连个影都看不到。电子科学研究院那帮人,把量子比特玩得跟玩俄罗斯方块似的,稳当又快。
这帮预警探测体系的创新团队,出自第十四研究所,他们的雷达技术厉害得能探测到几百公里外的蚊子。但你知道吗,他们最闹心的难题,竟然是如何屏蔽所长老王中午那震天响的呼噜声。
十大创新产品
咱们五十五研究所那帮玩氮化镓的家伙这次又整出新东西,听说能叫5G信号穿墙术升级到十堵墙都不在话下。这不,隔壁那家伙一听,激动得不行,赶紧来问我能不能先借给他试试自家的WiFi。
思仪科技的测量工具厉害到连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都能量得出来。但你知道吗,他们那帮质检家伙透露,真正考验这东西精确度的,其实是每天早上打卡这事——哪怕是晚了0.1秒,就得算迟到。
十大创新团队
这二十八所的指挥信息系统小队把作战指挥整得跟玩儿游戏似的。不一样的是,他们那“游戏机”得值几个亿,关键是,连个外挂都木有。
这二十九所的智能团队搞了个新东西,据说能在照片堆里把你十年前的同学给揪出来。我有个建议,他们是不是得再整一个功能,就是自动把前女友那朋友圈里的东西给屏蔽掉?
十大科技领军人才
吕元杰那家伙,出身于十三所,主攻磷化铟这东西。他写论文的节奏,简直比咱们刷小视频还带劲。听他那实验室的小弟说,累的还不是做实验那事,主要是得赶紧跟上老板新发的论文,那速度简直让人跟不趟。
董扬,这家伙在十四所里专研雷达,他那眼神儿,能从乱七八糟的信号堆里挑出目标来,就跟在KTV里把跑调的歌听出来似的。咱这圈子里的人都说,只要他一出手,连办公室里不见了的小钥匙都能给找回来。
十大青年拔尖人才
刘弋锋这小子才三十多,就带队在电子科学研究院搞起了量子计算。他自嘲地说,自己最牛的成就就是染白头发的速度跟出科研成果的速度一样快。
庄新港那家伙,出身于四十一所,专攻精密测量。他吹嘘说,最准的测量就是工资到账那一刻,那小数点后两位,从来都没出过错。
翻完这名单,我默默把游戏给关了。突然脑洞大开,想了个怪问题:要是这些科研大牛组团玩王者荣耀,他们能不能搞出个量子级别的外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