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5人气: 作者:佚名
听说那帮铸业大拿们终于不用苦哈哈地写论文了。《铸造工程》那本杂志搞了个网络课堂,教人怎么写科技论文。听起来挺正规,可细琢磨琢磨,那些平时抡大锤的铸工们,现在得坐下来敲键盘写论文,这画面感太强了。
选题就像找对象
王泽华教授强调选题得靠谱。搞铸造的论文,别弄得太高大上,得接地气。像找对象似的,别搞个《铸造技术如何影响全球和平》这么扯淡的题目,审稿人看了都得骂娘。
他说,你得写点车间里真刀真枪碰到的难题。比如那次铸铁的时候,铁水猛地喷出来,你一查,原来是模具设计出了岔子。这种事既接地气又能给同行提供点帮助,审稿的家伙看了都得给你点个赞。
论文结构要整齐
论文布局得像工具柜,得整整齐齐。王教授说,摘要、前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一样都不能少。他遇到过奇葩论文,实验数据愣是写到了致谢里,评审老师差点把电脑给砸了。
他说,论文里少来“我觉得”、“可能”这些虚的。得跟车间里那铁疙瘩似的,硬气实诚。有数据就摆数据,别瞎扯形容词。
写作技巧有门道
王教授强调写作得像做模具那般讲究,得一句句精雕细琢,绝不能有半点粗糙。他曾目睹有人把“铸件”写成“猪件”,这电脑输入法,真是害人不浅。
这家伙传授了一招绝活儿:写完论文后,你得大声朗读。要是读起来像是在拌嘴,那你的论文肯定有问题。写科技论文得保持心态平和,别学车间主任那套骂人法儿。
审稿案例很精彩
王教授那时候讲了个审稿乐子。有篇论文吹嘘搞出了新技术,可照片里使的还是旧模子。审稿的大神一眼给识破了,这不就是拿十年前的照片去相亲,挺不讲究的。
这家伙拿自己还没发表的稿子充数,评审一看愣是没辙。他跟评审说,老家那村委会档案里头有这事的证据,把评审给逗乐了。
线上讲座挺热闹
这场讲座开了10个分会场,人堆里热闹非凡,得有三百多号人。一汽铸造那会场简直嗨翻天,听说有人边听讲边鼓捣模具。王教授正讲得关键,突然背景里传来一声“咣当”,也不知道是哪位兄弟的工具不小心掉地上了。
山东那边的隆基分会场,简直是个学霸聚集地,从头到尾一个开小差的都没有。你猜怎么着?后来一打听,原来他们领导说了,听完课还得交心得体会,还得是那种比论文摘要还长的。
杂志社还要继续
《铸造工程》那本杂志嘞,说了下回还得整这事。下回说不定得教人怎么用抖音拍个铸造视频,咱这年轻人,都不爱看那些论文。他们还琢磨着弄个“铸造段子”栏目,给大家写论文时减减压。
杂志社那帮家伙儿够意思,明白咱们工人兄弟得两手抓,一手抡大锤,一手敲键盘。他们拍胸脯保证,只要有人敢动笔,他们绝对敢印。要是真忙不过来,那就再加几个审稿的大哥,还得备上点降压丸。
读完这文章,你是不是特想吐槽铸造界啥破事?是觉得写篇论文比抡个大锤还费劲,还是觉得那些审稿人比车间头儿还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