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9人气: 作者:佚名
有个上市公司,花了三倍的价钱,去买自家孙公司。咋瞅这事,都像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更厉害的是,财务数据居然自己打自己脸。这水平,不去演谍战剧,可就太可惜了。
收购背后的数学题
2012年超华科技控股广州三祥。广州三祥花1000万买下梅州泰华。接着转手以3000万卖回给超华科技。要晓得超华原本就持有广州三祥75%股份。这就好比早就是梅州泰华的太爷爷辈。如今却非要再掏出3000万买个“全家桶”。这账算得比菜市场大妈砍价还让人迷糊。
公告讲增值主要是土地跟房产。可1300万的溢价里有多少水分?2013年梅州泰华净资产才1634万。照这算法,就等于整块地皮突然自己膨胀了。建议财务部去做房地产估价。说不定比搞电路板更能赚钱。
数据打架谁在说谎
广州三祥2012年净利润,专项报告写的是4449万。到了年报,就缩水成2090万。梅州泰华更厉害。年报说赚324万。收购公告里,却变成亏718万。这差距比双十一打折前后标价还夸张。建议会计们先统一好剧本再演。
证券部称是合并报表的事。可自家员工都讲不清咋回事。这就好比考试抄答案把别人名写上了。被发现还硬说是笔误。投资者互动平台估计得被问炸。建议提前多备几个“正在核实”的模板用来回复
一鱼三吃的艺术
从广州三祥到超华科技,梅州泰华被来回折腾,好似个烫手的东西。每次转手价格都翻番,可公司经营数据如同过山车。最厉害的是亏损企业还能卖出高价,这做法比二手手机买卖的人还狠
超华科技讲收购是为便于管理。可之前75%控股权难道没法做决策?非得花3000万去买剩下25%的“管理权”。这成本比请十个职业经理人还高。建议下次直接讲钱多没处花,起码听着更实在。
产业链迷之延长
公告说要“延长产业链”。梅州泰华主要生产覆铜板。它和超华科技现有业务重合度极高。所谓资源整合。就好比把左边口袋的钱挪到右边口袋。然后宣称资产增加了
会不会想把管理层塞进电路板压合机器里
审计报告现形记
两份审计报告数据差了一倍不止。审计所做账怕是用了美图秀秀。最讽刺的是专项报告里还强调“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这承诺的可信度大概和减肥广告里说“月瘦30斤”一样。
省得看报表时血压飙升
资本游戏的终极奥义
就好像在演一场荒诞的金融话剧
超华科技这波操作至少证明了两件事。其一,资本市场的故事比《故事会》还精彩。其二,永远别用常理解读上市公司公告,他们字典里或许根本没“逻辑”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