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2人气: 作者:佚名
听闻天津有个公司,其经营范围能凑成一整本新华字典。这公司2013年就成立了,一直到现在,员工居然还没全跑完,这可真是个奇迹。
经营范围比命还长
他们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读一遍就能治好失眠。一开始是卖五金的,后来又搞起了文艺创作,这中间还夹杂着医疗器械和太阳能设备,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最绝的是,连“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都单独列了一条,就怕遗漏了哪块废铁。
公司官网说实行“扁平化管理”,说白了就是老板坐在你对面盯着屏幕。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听起来挺吓人,仔细算算人均还没有煎饼摊开始运营的资金多。但它能坚持十年没倒闭,在天津也算是厉害的了。
上班像开盲盒
早上刚进门的时候,没准还是科技公司里的精英,到了下午,就被安排去搬太阳能板了。同事当中,有的是程序猿,有的是卖珠宝的。团建的时候,程序员和销售都觉得对方像是外星来的生物。人事部在招聘的时候,永远都讲不清楚具体的岗位是啥,毕竟今天招文案,明天说不定就改成卖化工原料的了。
最离谱的是公司简介里那“岗位晋升”四个字,新员工去问老员工晋升的途径,老员工指着经营范围讲,看到没,从卖自行车变成卖汽车就算是升职了。社保倒是按照天津最低标准交得很准时,毕竟再低就违反法律规定了。
客户价值算得精
公司喊出的口号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具体咋操作,就是把两百万的注册资本吹嘘成两个亿。在谈合作的时候,能把卖办公文具说成是“智能办公生态解决方案”,甲方听完当时就想报警。
去年接了个政府的项目,把价值5万块的监控设备报价报成了50万,最后用从批发市场淘来的摄像头去糊弄,财务说这叫“技术性价格调整”,老板说这是“灵活运用经营范围优势”。
团建就去批发市场
每年团建都有个固定的项目,那就是去逛五金城,还美名其曰是“业务考察”。行政要求员工一边逛一边记价格,等回来后就变成了“市场调研报告”。有一回,新来的95后提出去迪士尼的建议,老板却说经营范围里没有这一项。
年终奖发过最有价值的是两箱电池,这是为了测试“电子产品销售”业务线。后来有人发觉电池过期了,老板称正好借此练习“危机公关”技巧。
老板的商业哲学
公司墙上挂着“诚信赢天下”,然而合同里始终藏着三行小字 。老板有句名言,挣不挣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经营范围都尝试一遍 。最近正在琢磨新增殡葬服务,还说这叫做“全生命周期产业布局” 。
有员工提出建议,要专心搞技术,老板直接把经营范围拍到桌上,说:“瞧见没?技术服务排在首位!”,还表示得先卖掉100吨金属矿石,才有资金搞研发。
在倒闭边缘试探
公司在十年里搬了三次家,每回都号称“战略升级”。如今办公地点在河东区的老旧居民楼,电梯上贴满了通下水道的广告。要是有客户前来考察,行政就临时借对面美容院的沙发来撑场面。
最近着手弄小客车租赁业务,用的都是员工自己的私家车。财务讲要在注销之前把所有经营范围都尝试一遍,毕竟已经到这一步了 。
所以问题就来了,要是你在这上班,你最想试着干经营范围里的哪项业务?是卖珠宝,还是搞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