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4人气: 作者:佚名
写科技论文跟相亲差不多,第一印象要是不好,那就直接没戏了。标题要是写得太学术,根本没人会看。要是写得太花哨,导师又会骂人。这个度比丈母娘的心思还难捉摸。
题名要骚更要稳
论文标题如同淘宝商品名称,得包含关键词以便检索,还得突出卖点吸引目光。2022年Nature统计表明,带问号的标题被引用次数比陈述式高37%。但千万别学营销号弄“震惊体”,上次有个家伙写《量子力学颠覆你的世界观》,被导师当场要求重写 。
摘要相当于论文的电梯演讲 。有个985教授讲过 ,审稿人平均花两分半钟就能决定论文的死活 。建议采用三段式 :第一句说明研究领域 ,中间部分塞入实验方法 ,最后讲讲实际应用 。要把“首次发现”“重大突破”这类词藏在中间段落 ,太显眼容易被怼 。
关键词要能蹭热点
选关键词就如同打麻将,既要懂得做牌,更得会跟牌。材料类论文硬塞“人工智能”已然过时,当下流行加“碳中和”。某学报编辑透露,带“机器学习”的论文通过率能够提高20%,但要留意相关性,上次有人把《养猪饲料研究》硬凑“区块链”关键词,被学术委员会公开处置 。
引言部分最考验编故事的本事。建议开头先哭得很惨,比如“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在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有个高校博士亲自做了示范,加了“新冠疫情”背景的论文,审稿速度提高了50%。一定要借助前人的成果,但别把前人弄伤了,引用大牛文献的时候要手下留情。
正文要会注水
实验数据不足,那就用图表补上。IEEE的调查表明,带有三维饼图的论文接受率提升了15%。方法部分要写“如Fig.1所示”,要是实在没有图,那就绘制流程图。有个挺机灵的硕士,把实验失败的数据包装成“对照组”,结果还发表了一篇SCI,后来大伙都尊称他为“学术裁缝”。
结论部分得摆出算命先生那种派头。有某期刊主编讲过,带“可能”“或许”的结论被拒的概率是最低的。建议用这样的模板:“本研究为……打下基础,未来会在……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要记着别把话说得太绝对,隔壁实验室上次写“彻底解决癌症问题”,如今成了学院年度的笑话。
参考文献要会装
引用文献就跟在朋友圈显摆财富一样,既要把标志露出来,又得显得很随意。建议掺和着弄几篇《自然》《科学》来撑场面,配上导师的论文来表忠心。有个真事:有个博士生在致谢里写“感谢前女友分手之恩”,结果被网友捧成年度最感人致谢,后来发现这家伙引用的都是自己用小号发的论文。
所以问题就来了,你们见过最离谱的论文标题是啥,是《论WiFi信号对蟑螂行为的影响》,还是《用机器学习预测女朋友生气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