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4人气: 作者:佚名
当年谁家电脑没装过DVD光驱呀?如今这东西都快成老古董咯。建兴光电2002年开始创业,硬是把光驱业务做到全球第二,这经历说出来全是辛酸泪。
光驱厂发家史
2002年8月28日,建兴光电于广州成立,其注册资本为4300万美金。彼时网吧到处都是,光驱需求十分旺盛。他们在光驱产业上下注,最终赌对了。第一年出口额就达到了58亿人民币,第二年直接翻番至110亿。
如今再去看,这便是典型的那种“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情况。关键在于风停下来之后,建兴光电不仅没摔死,还学会了自己制造风。从2005年起,他们每月的产能稳定在600万台,最高的时候能达到700万台,硬是凭借着量变引发了质变。
北海建厂记
总投资9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8个亿。
在北海,有个规模达4000人的工厂,这规模堪称巨无霸。它的宿舍区建得就像大学。据说其食堂饭菜比不少大学食堂还好。最厉害的是配套产业,一下子拉来了10家供应商,还创造出5000多个岗位。当地政府笑得嘴都合不上,年税收2000万轻松到手。
产品进化论
建兴一开始做的是电脑光驱,往后又涉足车载光驱、DVD播放器领域。在其最为辉煌的时候,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7%,仅仅比韩国LG低。他们的产品总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台式机光驱、笔记本光驱、家用DVD、车载光驱 。
现在瞅这些产品线,感觉就跟瞅科技考古的地儿似的。可当年那可是实实在在能印钱的家伙,2005年出口额有115亿人民币,稳稳当当是广州出口的第一名。美洲市场占了一半,欧洲占三成,亚太占两成,这布局老科学了。
产能大跃进
月产量达到700万台意味着什么?平均下来每天要生产23万多台。按照8小时的工作制度来计算,每分钟就得有将近500台光驱下线。这样的数字放在如今或许没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在十几年前那绝对称得上是制造业的奇迹。
产线工人分三班轮流干活,机器整日整夜都不歇着。听说在最忙碌的时段,就连办公室做文职工作的人员都得去生产线协助进行打包工作。这样粗放式发展的日子延续了好些年,一直到智能手机开始广泛流行 。
行业寒冬来敲门
2010年以后,U盘和网络下载开始流行起来,光驱的需求急剧下降。建兴光电着手转型,然而因其规模大很难转变方向。他们曾试着做SSD硬盘,遗憾的是没竞争过三星。如今在其官网上仍能找到光驱产品,只是已变成小众的需求了。
挺讽刺的是,当年被他们踩在脚下的三星,如今凭借手机和芯片混得顺风顺水。而曾经排名世界第二的,只能靠代工业务勉强糊口。这种情况在科技行业极为常见。
光驱厂的启示录
建兴光电的事告诉咱,抓住风口挺关键,可更关键的是晓得风啥时候停。他们享受到了电脑普及带来的好处,却没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如今再看,那些堆积得像小山一样的光驱,就好似一个时代的墓志铭。
话说回来,你们家最后一台有光驱的电脑是哪一年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