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1人气: 作者:佚名
这谁规定的,机关单位就只能喝茶看报?瞧瞧这阳谷黄河河务局的人,他们把会议室整成了答辩厅,连无人机都成了研究对象,这操作666!
会议室里的学术江湖
7月19日中午,食堂里人潮涌动,可阳谷河务局三楼却人山人海。24位员工轮番上台,对着PPT滔滔不绝,要是不懂的人还以为撞进了大学的答辩会。分管领导岳三利说是为了“科技治黄”,可这阵仗,简直就像是一群技术狂人的华山论剑。
任佳楠一登场,论文主题直接把无人机跟基层活儿拉扯到一块儿。台下有人小声嘟囔:“这东西要是能顶替巡河,我岂不是能少溜达两万步?”可惜现实是,就算无人机飞得再高,报告还得自己动手写。
年轻职工的逆袭时刻
评审团里除了几位资深的老油条,还有一大票刚踏入职场两三年的小菜鸟。别看他们平时在工地那叫一个灰头土脸,可这次亮相,一个个西装革履,PPT做得那叫一个精美,比年终总结还用心。有个95后小年轻更是牛气冲天,直接用上了动态图表,老科长一激动,扶了扶眼镜:“我当年,那可是拿着蜡纸刻字的……”
小年轻们敢想敢干,有人钻研手机APP巡河那东西,还有的家伙想用大数据来预测冰封河面。听着好像是从科幻片里搬来的,可咱工管科的李忠才老兄一句话就戳中了要害:“这总比年年翻那老黄历来得强。”
老帮新的学术扶贫
为了这回评审,咱们单位来了个“师徒配对”。老员工领着小徒弟翻资料、改论文,效果那叫一个快——瞧,有个师傅熬到半夜两点还在改稿,第二天徒弟挂着黑眼圈来汇报:“师傅说那块儿得重来过……”
科室头儿们那是真拼,有的家伙吃着降压药,还忙着给小年轻儿传授经验。财务那老王,以前只会数数,现在张嘴就来“文献综述方法论”,把会计们吓得赶紧把那堆账本藏了个严严实实。
领导们的暗中较劲
领导嘴上喊“大家随意发挥”,背地里却给各个部门定任务。工管科抢跑交了稿,水政科不乐意,赶紧熬夜多赶了三篇。最悲催的是办公室,那写材料的临时转行搞起了科研,最后交上去的论文题目是《A4纸节省对治理黄河的影响》。
听说评审前一天晚上,那几位大佬在微信群里互相打探:“咱们科室这次弄了多少篇?”大家都统一回复:“随便弄弄呗。”结果第二天,全员都爆发出惊人的实力。
无人机的真实待遇
任佳楠那篇无人机论文得了个奖,挺牛的,可现实就是那么不给力——局里那唯一一台大疆无人机,现在就只能呆在档案室的柜顶上默默吃灰。每次要用它,还得费老鼻子劲打三次报告,最后批条上还特意提醒:“省点电,别浪费,充好电再飞。”
那次领导来巡查,咱们的无人机临时客串了宣传片拍摄。操作手紧张得手都抖了,镜头里的黄河水,看起来就像一坨歪七扭八的麻花。领导看完后,沉默了老半天,最后来了一句:“要不……咱们还是用卫星地图得了?”
明年的论文选题会
听说咱们单位已经开始张罗2024年的研讨大会,新出的题目里头有“AI能不能写防汛预案”,还有“区块链怎么来管理丁坝”。财务科那帮人还放话说要研究“治黄专项债的套利机会”,这可把局长吓得不轻,赶紧喊停:“这事……咱们先缓一缓。”
有人提了个建议,说咱们得弄个“最逗比奖”,你看今年就有人写论文说:“数一数防汛值班时候吃泡面的量,跟那汛情严重程度是成正比的。”这数据,一看就知道那家伙是老江湖了。
哎呀妈说起来真是够呛:你们那儿的办公室里,有没有什么超奇葩的学术研究项目?赶紧来评论区秀秀那些年领导逼着我们写的“创意课题”,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