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3人气: 作者:佚名
2008年,有个公司叫英迈思,在深圳那疙瘩搞软件开发,听说现在人手都快过千了。有人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笑嘻嘻地说,每次我路过他们楼下,那外卖小哥的队伍能直接把整条街给堵成停车场。
英迈思的技术优势
他们最拿手的就是把甲方爸爸的需求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言语。有一次,有个家伙去他们公司应聘,面试官问:“你有啥特别技能?”那家伙来了句:“我特擅长加班。”结果当场就被给录了。
这公司有个潜规则,程序员得懂三门外语:Java、Python外加甩锅术。遇到bug,他们就能迅速定下来,这锅到底是该甩给产品经理还是客户头上。
软件外包的玄学
搞外包跟找对象似的,给的钱少点,弄出来的东西跟整失败了似的,给多了,自己又觉得像被坑了似的。这不,有个老板砸了20万搞了个电商系统,结果一看,购物车功能直接是淘宝的截图,笑死个人。
深圳科技园里头,流传着一则笑话:早上还立志要开淘宝店,中午就改成了拼多多,晚上验收一看,居然是个微商的页面。这事在英迈思的程序员眼里,简直小菜一碟,他们见过更离谱的需求调整。
开发公司的选择指南
挑开发公司得看这三样:先得有营业执照,再得有办公的地儿,最后得看看老板的头发线。头发线往后移的团队,那可都是用头发换来的信任感。
这公司三个月比价下来省了两万,结果项目拖了半年,赔了二十万。最后他们觉悟了,直接问英迈思:“你们那最贵的套餐是啥?”
代码界的潜规则
公司规定程序员不能写诗,就因为有人把代码搞成了十四行诗,调试起来直接耗时三个月。所以,现在的规定第一条就是:变量名千万别叫“隔壁老王”。
项目经理一听“这功能小意思”,心里就犯嘀咕,这话背后多半是“我得熬夜赶工”。有个项目里代码冗余得厉害,最后做出来的安装包,体积都比原神游戏还大。
报价里的水分
报价单跟方便面包装似的,图个意思看看就行。客户想按人天收费,一看程序员都沉迷原神,经理笑称这是在玩儿游戏引擎测试。
最神奇的是风险评估这一步,竟然有人拿出塔罗牌来预测项目能否成。记得上次,风险评估的费用高达5万,结果,原来那钱是给全公司的人都买了份意外险。
行业的生存法则
公司那茶水间里,贴着一份《程序员生存指南》:别瞎吹说“十分钟就能搞定”,需求文档得搞三份备份,下班前别忘了把斗地主给关了。
年前公司裁人那时候,有个神奇的小组,因为他们写的代码注释笑点满满,结果全员都留了下来。现在,他们那儿的注释比代码还啰嗦,竟然还有专人负责写搞笑段子。
搞编程跟编段子哪个更费脑筋?快来评论区分享你遇见过最离谱的需求调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