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人气: 作者:佚名
音乐课上老师总念叨“得体会音乐之美”,我愣是盯着那五线谱看了老半天,愣是只看到了几条蚯蚓在那儿互掐。旁边的文艺小青年都哭成了泪人,可我愣是连个前奏都分辨不出来,更别提是啥歌了。
音乐课上的迷惑行为
每次上音乐鉴赏课都感觉像是在搞什么神秘活动。老师讲这首曲子是作者在表达痛苦,我愣是听了三遍,感觉就跟楼下装修的电钻声似的。结果后来一查,原来这声音就是肖邦那啥《革命练习曲》。
那妞儿一听到《梁祝》就眼泪汪汪,我寻思这歌儿确实挺悲的——小提琴拉的跟宰鸡似的。可后来K歌时她来了一首《学猫叫》,我这才发现啥叫真正的音乐灾难。
文艺青年的特异功能
这家伙吹嘘自己能从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中听出忧郁,可有一次竟然把手机铃声误当成了德彪西的《月光》,激动得不行。现在人家改行做微商了,朋友圈里整天晒“懂古典音乐的人更容易混得风生水起”。
张教授在音乐学院这么讲,听巴赫能让人变聪明。我信了,搞了个星期,现在一听那管风琴声,条件反射似的就想往厕所跑。唉,看来我还是跟凤凰传奇更配,至少能跟着音乐扭一扭。
KTV里的车祸现场
上周部门嗨歌聚会,经理来了一曲《青藏高原》,那高音唱得玻璃杯都跟着晃悠。门口保洁大妈拿着扫帚听了好一会儿,最后扔下二十块钱说:“别唱了,我帮你扫。”
小王那家伙自称“情歌达人”,每次聚会必唱《吻别》。上周,他戴着降噪耳机,陶醉其中,唱得那叫一个投入,竟然没察觉到话筒是关着的。咱们都默契地给他鼓掌,这绝对是他的高光时刻!
音乐软件的智商税
这破音乐APP,整天跟我玩儿"品味定制",昨儿给我来了一曲《大悲咒》,还附赠文字:"发现你最近压力山大"。我承认,最近加班确实挺多,但还没到需要念经超度的程度。
花了钱弄了个年卡,结果最爱的还是那“白噪音助眠”功能。有一次午觉,我放了一整天雨声,结果一睁眼,手机里蹦出个“暴雨警报”,赶紧往外一看——大太阳。三块钱流量,就这么白费了。
乐器班的大型劝退现场
表弟学了仨月吉他,现在弹《小星星》的前两段挺顺溜的。老师夸他有天分,还建议他买三千的琴。后来才知道老师是卖吉他的兼职,难怪会这么说“要干好活儿,先得有好家伙”。
楼下那钢琴班挂了个横幅:“三个月内学会弹《梦中的婚礼》。”结果三个月过去了,整栋楼的人都学会了这首曲子——每天得听那同一旋律五十遍,烦都烦死了。现在物业把这曲子当成了火警疏散的音乐,效果简直是一绝。
音乐节上的灵魂拷问
上月音乐狂欢夜,那妞儿摇滚嗨翻天,摇头晃脑跟音乐一块儿摇摆。散场后,脖子扭得跟啥似的,她说自己那是“灵魂共鸣”了。救护车来得那时候,音响里刚好播着《Let it go》,这节奏,简直太贴切了。
那乐队里的主唱唱得正突然就跪地上了,台下的观众都跟着泪眼汪汪。后来咱们才知道,原来他是被话筒线给绊了个大跟头。不过,他那经纪人倒是个会来事的,说这动作挺有范儿,现在干脆成了每场演出必演的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