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6人气: 作者:佚名
微信签名这东西,比工资条要让人纠结得多。明明就只有一行字的长度,却能让人琢磨大半夜,最后挑了个最让人丧气的。
签名里的忧伤经济学
现在弄个忧郁签名可比买股票要讲究多。2023 年微信的数据表明,带有“孤独”这两个字的签名被使用的量一下子暴涨了 300%。有人曾经计算过,改一次忧郁签名能够省下 30 块钱买奶茶的钱,因为看着签名就没心情喝奶茶。
忧郁签名有不同档次。初级的人会用“心累”来表达;中级的玩家会写“人间不值得”;骨灰级的则直接来一句“已黑化”。建议搭配黑色头像一起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当代青年的签名焦虑
写字楼里的 Tony 改签名的频率比改 PPT 还要快。周一的时候他写的是“努力搬砖”,可到了周三就变成了“活着好难”。这种变化的速度就连比特币的行情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个调查表明,87%的人会在深夜去更改签名。建议微信开发一个防止沉迷的功能,在凌晨两点之后禁止对签名进行修改,以防第二天醒来时看到写了“地球什么时候爆炸”这样的内容。
忧郁签名的隐藏功能
现在忧郁的签名都变成请假的神器。挂个“自闭中”这样的签名,同事一看就会自动和你保持三米的距离。这比在工位上摆药瓶子要管用多了,而且还节省了买药的钱。
有些人会把签名当作树洞来使用。昨天写的是“求包养”,今天改成了“已饿死”,明天又换成了“复活失败”。建议微信开发一个可以自动续写签名的功能,这样就不用每天都手动去更新了。
签名鄙视链观察
忧郁签名界存在鄙视链。古诗使用者看不起歌词使用者,写外文的瞧不上写中文的。用网络流行语的最为凄惨,随时都有可能不再流行。
现在最流行的是那种“薛定谔式忧郁”。签名看起来很是丧气,然而在朋友圈里却在晒着火锅。建议统一一个标准,要是真的要丧,那就丧到极致,可别一边吃着烤肉,一边配上忧郁的文案。
忧郁签名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带有忧郁情绪的签名是比较容易引发工伤的。有一个程序员一直挂着“代码写不动了”这样的签名,然后真的就被人力资源部门(HR)给约谈了。我觉得可以设置一个签名分级制度,只有那种轻度忧郁的签名才可以在上班的时候使用。
有人因签名太忧郁而被相亲对象拉黑。据数据表明,挂着“看破红尘”签名的人,他们收到的微信消息量降低了 73%。想要脱单的话,建议改成“等一个缘分”。
忧郁签名的正确打开方式
真正的高手会玩反差萌。白天的时候签名是“努力赚钱”,而到了晚上就改成了“想被包养”。这种操作比基金定投还要稳,起码心态是不会崩的。
最新的趋势是把带有忧郁情绪的签名当作备忘录来使用。“记得要去交房租”这个内容比“人间不值得”要实在得多。因为忧郁是不能用来当作食物吃的,然而要是欠下了房租,那是真的会被驱赶出去的。
所以有个问题啦:你上次更改微信签名是在啥时候?是不是看完这篇之后就又有想去改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