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5人气: 作者:佚名
唐朝那时候,有个叫王昌龄的家伙,白天在军营里挥刀砍敌,夜里回家泼墨挥毫,居然还都挺有模有样。现在这时候,会写毛笔字的没他刀法狠,刀法狠的没他字写得出彩,字写得出彩的没他会作诗。
军营里的文艺青年
王昌龄那家伙在军营里挺有个性的。别人忙乎着擦刀,他倒好,专心致志地磨墨;别人挥汗练武,他却在角落里练书法。有一次,战前他还躲帐篷里写那啥“不破楼兰终不还”,结果楼兰还真被攻下来了。战友们都说他那字儿邪乎,写啥事啥就成真了。
家伙写字不搞那啥砚台,直接拿头盔当墨水瓶。有一次,那家伙写得入迷,竟然把墨水当酒喝了个精光。第二天打战,他吐出来的全都是黑乎乎的水。敌人一看,以为他中毒了,吓得直接举手投降了。
字如其人
这王昌龄写字那叫一个霸气侧漏,跟他的性格简直一模一样。别人写字都讲究藏拙,他倒好,偏要露一手,那笔迹硬是像刀子刻出来的一样犀利。记得有一次在酒馆里挥毫泼墨,那“酒”字最后一笔一挥,直接把墙给捅了个大洞,那叫一个猛!
这家伙写的字儿叫“醉书”,那是因为他喝高了才挥毫泼墨。有一次给家伙写《从军行》,写着写着,把“青海长云暗雪山”给改成了“青海长云暗酒店”。家伙还夸他这改得挺顺口。
诗比刀快
王昌龄那写诗的功夫,简直比刀出鞘还利索。有一次,战事在即,他随手一挥,就来了句“黄沙百战穿金甲”。结果,战斗还没开始,那诗就先一步传到了敌方军营。敌人一听,直接就蔫了,纷纷表示这仗没法打,人家诗都整好了,咱们还打什么?
家伙给每回战友都来了一段儿。这不,有个小兵儿让他给整首情诗,追个姑娘去。他来了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那姑娘一看,直呼这诗太狠了,算了算了。
书法界的泥石流
那时候书法界都把“二王”当成了正宗,可王昌龄却反其道而行。记得有一次书法大赛,评委吐槽他的字“太狂野”,他立马来了句“洛阳亲友若问起,我心如冰在玉壶”。那评委们瞬间哑口无言。
他搞了个叫“战地书法”的东西,那是在马上挥毫泼墨。有一次,追击敌人时,他竟然在马背上挥毫,字还没写完,敌人就跑得无影无踪。战友调侃他,你这追人的速度还不如写字快。
文艺老兵的烦恼
王昌龄那货,最大的苦逼就是老被误认为是文人骚客。朝廷有一次想把他调去翰林院当个啥学士,他急得连夜赶了三十首边塞风情的诗,结果领导一看,说:“你还是去当你的兵。”
他试过手把手教战友们拿笔,结果那帮兄弟把毛笔玩成了投掷武器。再后来,他改教写诗,结果战士们那“杀敌”的诗作,把那些文弱书生吓得够呛。
跨界之王
王昌龄堪称史上首位行为艺术家。有一次,他搞了个“马上书法”秀,笔走龙蛇间,那马突然撒丫子跑了。结果,他愣是追着那马跑了两里地,最后把这作品叫《奔马图》。
这家伙真有两下子,能拿枪头在地儿划拉出个诗来。有一次,他表演得有点过了,地儿上给戳了个大窟窿。边上的人都说,这诗写得太到位了,简直都透到土里去了。
要是王昌龄直播,教人写毛笔字能火还是教人摆拳能火?这俩技能,哪个能让观众嗨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