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6人气: 作者:佚名
暗恋,就跟躲在棉被里偷吃辣条似的,既过瘾又怕被人逮住。你知道吗,根据数据,九成成年人都有过这种自虐的体验,而且竟然有超过两成人连对方微信都不敢加。
暗恋基本法
2019年,有个学校搞了个调查,发现竟然有六成以上的暗恋都是从同桌借橡皮开始的。这不,有个哥们暗恋他前排的女生整整三年,等到毕业典礼那天才敢鼓起勇气说第一句话,结果,人家早就转学了。所以说,暗恋这事,第一条规矩就是得先搞清楚人家是不是还在本校。
有人搞了个暗恋进度条APP,能算出表白成功的几率。结果发现,这东西准不准全得看手机电,电越少,算出来的成功率就越美。现在,这APP改行做天气预报去了。
信号接收障碍
北漂码农给梦中女神连发365个早安问候,结果女神回了个“你是不是被什么邪术附身了”。武汉一小妞儿天天给心仪男神送早餐,愣是坚持了半年,最后发现那家伙对乳糖过敏。专家提醒,发信息前可得先查查底细。
某相亲节目搞了个小试验,让参与者给心仪的人做十件让人感动的事。结果,九个人都被拉黑了,就一个家伙成功,因为他帮人家修好了玩王者荣耀的账号。现在的爱情,实用主义那可是老大。
成本核算指南
深圳那会计暗恋了个同事,算得挺细,每月得花287大洋买奶茶“偶遇”。结果有一天她算出来,这钱够买台Switch了,于是二话不说,直接把奶茶钱挪去买了游戏机。2020年的数据说,有73%的暗恋因为成本太高,最后都黄了。
那家伙为了偶遇,愣是三个月天天泡健身房。结果练出了一身腱子肉,八块腹肌都出来了,自己都忘了当初是为了啥来的。这大概就是暗恋里最积极向上的结局了。
科技与狠活
杭州那家科技公司弄了个智能手环,心跳数一过120,它就自动给人发情书。可就在产品发布会那天,有个投资人上手一试,瞧见台上的美女模特,直接给前妻发了个复婚的请求。这产品还没正式卖出去,就先惹上事了。
现在都用大数据去研究暗恋的人微博,结果,有个小插曲——你把人家的小号都翻了个遍,可还是搞不清楚为啥她昨天没给你朋友圈点那个赞。
沉没成本陷阱
成都城里有这么一位家伙,愣是给心中的女神在微博上留言了七年,从“早上好”到“拆迁款到账”,各种段子轮番上演。结果女神嫁人了,这家伙就把这堆评论整理成Excel表格,一看,字数竟然能拼凑出一本《红楼梦》续集来。
心理专家表示,咱们,总把那死脑筋当成了真爱。就好像你明明知道再抽一次也抽不出SSR,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手贱。
幸存者偏差
总有人爱吹嘘“以前那话都不敢说的女同学现在成了我媳妇”,可谁又提过那99个把她当骚扰的人?某婚恋网站一统计,暗恋能修成正果的概率,比中北京车牌号还低0.3个点。
真相太伤人了:你在这幻想了一辈子,人家说不定正跟朋友闲聊,“那家伙怎么老在我楼下扔垃圾?”
想当年那股子深沉的感情,如今回想起来的感觉是满满的青春回忆,还是尴尬得让人脚趾头都能挖出个三室一厅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