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人气: 作者:佚名
01
《天才梦》丨生活是一身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跳蚤。
对于张爱玲来说,家也许是“一件爬满跳蚤的华丽长袍”。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马根路一所没落的贵族大宅里,这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家。
在张爱玲这一代作家中,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流派”的重要人物,曾任光绪年间巡抚左副都御史。祖母李珏鸥是李鸿章之女。张爱玲的生母黄素琼(又名黄逸帆)是长江水师首任提督黄以升的孙女,继母孙永帆是北洋政府总理孙宝琪之女。晚清几位显赫的姓氏都与张爱玲关系密切。
然而在这个大家庭里,却有太多鲜活的世事变迁,有太多的重逢与别离,不幸的童年在张爱玲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02
《一生一世别离》丨我们说好要在一起一辈子,可不知为何却分手了。最后,我反反复复想了又想,却想不出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分开。然后,你突然发现,爱情原来如此脆弱。我们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里我们同舟共济,晴天里我们却分开。
不幸福的婚姻,没有人受益,所有人都受伤,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父母两支的痛苦汇聚到了孩子身上,这种痛苦的汇聚,让孩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看待生活,甚至思考的角度都是悲哀的。
张爱玲父母结婚时,是一对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有钱、自由,有一儿一女,有车、有司机、有佣人,张爱玲和哥哥还有自己的保姆。当时,张家十分兴旺。然而婚后不久,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毅就开始像酒鬼一样挥霍无度,嫖娼、包二奶、赌博、抽鸦片,一步步堕入堕落。受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黄素琼受不了丈夫的纨绔作风,离家出走抗议,说得好听点,是要出国留学。
后来,张志毅再婚,继母孙永凡来到了这个家庭。孙永凡和张志毅都有吸食鸦片的习惯。来到这个家庭后,继母不仅紧缩了日常开支,还多次怂恿张志毅搬到泰兴路与泰安路交叉口的一所大别墅里居住。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平静从此被打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7岁的张爱玲向父亲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想法,这激怒了父亲。淞沪战场的枪声、家里的争吵声扰乱了张爱玲的心,她便去和母亲一起生活。有一次,张爱玲未经允许就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后被继母打了一顿。而继母却诬告张爱玲打她。父亲对张爱玲打得发疯,“我感觉我的头无数次地向这边歪,又向那边歪,耳朵都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上,他抓着我的头发,用脚踢我。”随后父亲把张爱玲关在空房间里几个月,由巡警看守。她得了严重的痢疾,父亲却没有给她请医生,也没有给她买药。 她病了半年,差点死去。她想,“如果我死了,就埋在花园里”,没有人会知道。在禁闭中,她每天听着日本飞机的嗡嗡声,“我希望一颗炸弹落在我们家,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死去。”
这次禁闭持续了半年之久,1938年的一个深夜,张爱玲终于逃离了这个曾经显赫的家庭,跑到了母亲的家。
03
《小重逢》丨感觉一条漫长的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张爱玲没有想到,金钱的问题最终会消磨掉母女之间的亲情。张爱玲到凯纳路的凯纳公寓去和母亲、姑姑一起居住,就在舅舅家对面。不久,弟弟也跟着来了,他只带了一双用报纸包着的球鞋,让母亲收留他。可惜,黄素琼的经济能力只能承担养育一个孩子的费用。看着弟弟离去,张爱玲终于意识到母亲的困境超出了她的想象。
母亲收藏的古董越来越便宜,又要供张爱玲上学,她不得不节俭度日。张爱玲从来没做过家务,也没坐过公交车,什么都要从头学起。母亲和姑姑教她如何在没有人服侍的情况下生活:包括洗衣服、做饭、逛街、坐公交车、存钱……
张爱玲写道:“在她陷入困境的时候,我隔三差五就问她要钱,她的脾气和我自己的忘恩负义让我备受折磨,那些鸡毛蒜皮的尴尬,一点一点地摧毁了我的爱情。”
次年,张爱玲以远东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一举成名。可惜日军侵华,阻断了她的来路,她不得不转学香港大学。但黄素琼在个人游历和女儿大学教育之间,选择了出国留学,不再为张爱玲支付学费。
在香港大学,张爱玲学习刻苦,每门功课都名列第一。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的英国教授私下里给张爱玲颁发了800港币的奖学金。正是这800港币,让张爱玲彻底对母亲绝望。当黄素琼来香港看张爱玲时,听说教授给她颁发了奖学金,可她竟然拿着钱出去打麻将,输得精光。直到临走,她也没有问过张爱玲这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怎么凑齐的。从此,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就走到了尽头。正如《小团圆》里的那句话所说,“感觉一条漫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04
看见他,她就变得很低落,低落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却很快乐,尘埃里开出了花。
——张爱玲寄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留言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情虽然只持续了三年,但却是她人生中的一段亮丽时光。
1943年12月,胡兰成在读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时,偶然看到张爱玲的《封锁》。“只读了一两节,就端正地坐直身子,反复细细地读了好几遍。”
他从苏青那里得到张爱玲家的地址,到她家要求见面,可惜没有接待,只好留下一张纸条。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没想到第二天张爱玲竟然回电了,两人开始交流。
23岁那年,从未谈过恋爱的张爱玲邂逅了比她大14岁的爱情老手胡兰成。胡兰成是汪精卫伪政府宣传部副部长,能言善辩,在南京有一妻一妾、数名情人。但张爱玲陷入爱情,不能自拔。她送给胡兰成一张自己的照片,并留下一句话:当她见到他的时候,她变得很低落,低落得在尘埃里,但她心里却很快乐,尘埃里开出了花。
这是张爱玲在少年时期绽放的第一朵纯洁的爱情之花,从此两人互通情书,沉浸在爱情的长河之中。此时的胡兰成已与英娣成婚,但他与张爱玲却情投意合。历经磨难,两颗心走到一起,不可避免地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冲破道德与理智的桎梏,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05
《红玫瑰与白玫瑰》丨也许每个男人都曾有过两个这样的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依然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是衣服上粘着的一粒米粒,红的是心头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就是张爱玲的性感,讽刺,冷漠,傲慢,却又有一句话能让人从梦中惊醒。
1944年8月,胡兰成抛妻弃子,与张爱玲订婚。考虑到时局不稳定,两人并未举行正式的婚礼,只是签了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了终身为夫妻的承诺,愿以后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这桩婚事却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虽然张爱玲一生都是“独居小楼,不问政事”,但她对胡兰成的选择无疑成了世人眼中的污点。人们可以接受不同的政党,但绝不能接受叛徒。即使只谈个人感情,这次选择也是失败的。胡兰成没能给张爱玲带来安宁,反而深深地伤害了她。
先是胡兰成到武汉办《大楚日报》,爱上了护士小周。后来抗战胜利后,胡兰成出逃,留下张爱玲一个人面对众人的批判,而他又爱上了好友的妻子范秀梅。张爱玲到温州找他,让他在她和小周之间做出选择,他拒绝了。张爱玲问他:“你嫁给我的时候,喜帖上写着‘今生平安’,可你却不给我平安?”胡兰成的回答是:“我对你的待,天上地下无人可比。我若选择,不但对你不公平,对小周也不公平。人生如光阴似箭,却没有猜疑,选择不易。”
06
《半生缘》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这大概是世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除了岁月,我们也再也回不去了。剩下的只有空虚的欢愉。
张爱玲一直忍到1947年,胡兰成彻底脱离危险后,才给他发了一封分手信:“我不喜欢你了,你也早就不喜欢我了。这个决定,是我考虑了一年半载的结果。我不想因一时的小灾小难,给你添麻烦。你别来找我,就是写信我也不看。”信里附了30万元的分手费,这是她新拍电视剧《永不言弃》和《夫人万岁》的版税。
五年后,张爱玲离开上海,只有姑姑知道。张子静曾经去找过张爱玲,姑姑却只是回答:“你姐姐走了。”多年后,常德公寓的电梯操作员可以像“张粉”一样报告张爱玲在上海的行踪,但张爱玲早已走得无影无踪。她经历过父亲的家、母亲的家,经历过乱世中胡兰成的家,但这些都不是家。在她绚烂的前半生,她想有个家却不能。
07
《花儿凋零》丨你若笑,全世界都会陪你笑;你若哭,只有你一个人哭。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并不好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孤独。
1955年,张爱玲去了美国,但她引以为傲的写作却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她写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却接二连三地被出版社拒绝。张爱玲为此流下了无数的羞耻和仇恨的眼泪。无奈之下,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维持生计,甚至开始写《张学良传》。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名声大噪”的天才。事实上,她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成为上海最著名的作家,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处境分不开。艺术和人生的“传奇”是无法随处复制的。
张爱玲的性格里有一种真实的冷漠,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张爱玲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精神疾病,对人越来越冷漠,生活越来越封闭,随意买来扔掉家具衣服,其实她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潜伏在她心里多年的“虱子”终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体,对她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在洛杉矶的最后23年里,为了躲避这个令她心惊胆战的小东西,她从一个旅馆流浪到另一个旅馆,身上只带着几个塑料袋。搬家期间,她的物品被抛弃,朋友的信件遗失,甚至连她花了数年时间完成的《海上花》译本也丢失了。在去世前四个月,她写信给林诗桐,说她想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或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两个地方都是沙漠,也许她以为这样就能摆脱在沙漠被虱子咬的困扰了。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中离世,七天后才被人发现。房间里没有家具,也没有床,她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毯子。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生命,以最凄凉的方式枯萎了。
张爱玲是在孤独中死去的。正如余秋雨在《张爱玲之死》中所说:“她死得很孤独,正如她活着很孤独。但文学并不拒绝孤独。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中国文学还有一个不太火热的角落。正是在这个角落,上海自古以来的魅力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