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人气: 作者:佚名
情绪缺失的症状到底是什么?
缺乏同理心,缺乏在群体中生活的勇气,缺乏社交能力等等。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大家都习惯了孤独,害怕社交。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会发现你想爱,却发现自己没有爱的能力。当你想笑的时候,你会发现笑比哭更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会发现你的表情越来越没有表情了。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就是情感缺失症。
1、缺乏同理心。别人笑的时候,你不觉得好笑,别人哭的时候,你觉得是别人的事。面对新生,你会叹息。面对死亡,你会为某人不再受苦而高兴。无论别人哭还是笑,你总觉得自己在读一个故事,与你无关。你缺乏同理心,失去了哭笑的能力。你不是没有同情心,没有善良,只是看惯了喜怒哀乐,觉得这世上再难激起你的爱恨情仇,你也没有情感和同理心,等等。
2、缺乏集体生活的勇气。你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朋友和伴侣。但你拒绝陪伴,享受孤独。你不想接近任何人,也不想找所谓的伴侣。你害怕麻烦别人,也害怕麻烦自己。你缺乏在群体中生活的勇气,只想做一个孤独的人。说到底,情感缺失症也是一种孤独的享受。
3、缺乏社交能力。情绪障碍患者最缺乏的就是社交能力,他们也知道人要有自己的圈子,但却懒得参与任何圈子。也知道想要成功就要融入别人的世界,但却很怕打扰别人和自己。简单来说就是没人要求,没人依靠。宁可事情做不完,也不愿随便社交。所以,缺乏这三样的人都是情绪缺陷型的,典型的情绪缺陷型也是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所谓情感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满足,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爱的需求、归属的需求。通俗地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对方关心、照顾。情感需求比生理需求更为细致,与一个人的生理特征、经历、教育、宗教信仰等有关。情感需求属于人类需求的第三层次。情感需求对尊重需求(第四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第五层)的实现有特别显著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活、生存的必需品,没有情感需求的人,可能身心不健康,性格不完善。
1.情感缺乏,不准确。
我们通常把没有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称为情感缺失。按照我的理解,我并不主张使用缺失这个词。为什么?失去就是消失了。但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我们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人不爱我们,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给予我们足够的亲人之爱。比如父母方面,也许你出生的时候父母很爱你,但是因为家庭变故,你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所以你可能在6岁以后就缺少了亲生母亲的爱。但并不代表你的一生中没有母爱,准确的说,你只是享受母爱的时间比别人短一些而已。
在情感方面,我真的希望你能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再以为自己缺乏情感,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拥有”的东西上。想想你身边谁关心你,谁真正帮助你。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不断向自己强化这一点:
我被爱着,我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的生活健康、快乐、幸福、充实!
我很安全,我有无限的能量,无限的智慧,无限的爱!
我值得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我要活出无限精彩的生活!
我用的是情感缺失这个词,请您理解。缺失是暂时的缺失。
当今中国的情感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1.留守儿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我国西南、东北地区,很多大人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就留在家里,这些孩子要么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要么寄宿在亲戚朋友家,很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年纪,却孤零零地长大,这样的处境着实让人心寒,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会产生孤独、抑郁、缺失、自卑等难以想象的心理问题,而这种感觉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
2. 离婚家庭
离异家庭,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去世,或者父母离婚,孩子只跟父母一方生活,或者跟其他亲属生活,总之不跟亲生父母生活。
在这种特殊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性格孤僻、胆小、封闭、自卑、急躁、敌对、任性……
离异家庭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挑战。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还有友情和爱情的缺失,但严重程度和危害性都没有以上两者那么严重。友情的缺失和爱情的缺失与儿童时期的心理成长息息相关。
1. 绽放自我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面的价值观,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人世间的冷暖,用乐观、阳光、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
认真工作、认真生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让内心迷茫,不要被情绪所困,不要对未来心生恐惧,不要纠结于过去。
全心全意、彻底地接受自己,接纳生活的方方面面,宽容他人,不抱怨,不纠结,不怨恨,不自责,用平静、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
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相信一切磨难都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好更强大的自己!
2. 表达你的真爱
多参与公益活动,把爱心传递到方方面面,帮助别人,帮助孤寡老人,多结善缘。让自己的内心更纯净,更简单,更平静。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真诚待人,以服务他人为宗旨,把帮助别人成功视为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众望,无私奉献。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一群大学生去福利院做义工,屋里有被遗弃的小孩,可能是小孩太多,阿姨们又太忙,就直接把小孩扔在床上,往他们嘴里塞了个奶瓶,小宝宝们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里,不哭不闹……志愿者们觉得小孩很可爱,就伸手去抱,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小孩们一个个呆呆的,既不伸手,也不笑,志愿者们试图抱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丝毫没有靠近志愿者怀抱的意思。显然他们很少被抱,所以根本不知道被抱是什么感觉……个人觉得他们是情感缺失的表现,因为没人经常抱他们,逗他们,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懂那种感觉……听说这种情况的后遗症很严重,记不清细节了!
情绪缺失症是指对世界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自卑、沟通能力差、孤独、躁狂等,处于社会的边缘,又称为边缘型人格,是一群缺乏关爱的人。
情绪缺失的人通常警惕性很高,多疑且聪明,从来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最亲近的人。但一旦信任一个人,就会全心全意忠诚,因此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伤害,这让他们的情绪化更加严重。
这一类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患有抑郁症。他们往往情绪低落、悲观,生存欲望低下。他们被排除在人际关系之外,因为他们不会主动与他人交往。这会使他们的社交空间非常小,独处的时间更多。在别人眼里,这样的人看起来有些愚笨和老实。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样的人软弱无能,是弱势群体,常常被人瞧不起。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缺乏情绪的人,由于性格和心理上的问题,确实是个脆弱的群体。对他们来说,情商是重伤。但他们并不笨,反而很聪明,智商很高,只是不善于把看透的东西说出来,就像隐居在人群中的隐士。他们的眼睛很明亮,能用三维的视角看问题,而普通人通常都是用二维的视角看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说“旁观者清”的原因。
情商低的人,优点和缺点都兼具,优点和缺点形成鲜明对比,就像一个学生,某一科很偏,语文100分,数学0分,但这群人并不全都一样,他们之间也有差异。
即使是同样缺乏情感的人,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外刚内柔,善于掩饰自己的弱点,生存指数高,生存欲望强,在沟通上与人相处很融洽,但内心很脆弱,害怕被拒绝。喜欢把事情做得完美,对别人的控制欲很强。他们表面上表现得很冷静沉着,内心却处于慌乱状态。他们经常优柔寡断,最害怕面临选择。
另一类缺乏情绪的人,则是比较常见的僵硬型,情绪直接表露在脸上,沉默寡言,从不善交际,沟通能力差,不能讨好别人,总是说一些与话题无关的事情,常常让人觉得尴尬,容易让别人难堪。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有话就说,没话就沉默,喜欢一个人享受快乐,不懂得分享。这一类人的格局非常局限,世界观也非常狭隘,只看到自己身边的空间,从来不会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所以,这一类缺乏情绪的人,往往在找对象上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单身贵人。
以上两种情商缺失的类型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情商不同。第一种情商缺失者智商高,情商也高,虽然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但是生存能力强,很容易适应环境,能够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改变自己的模式,很像变色龙,虽然弱小,但是不容易被发现。第二种情商缺失者很难融入环境,很难生存,周围都是鄙视的目光,被别人排斥,没人愿意接近他们,也不想接近别人,很像刺猬。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情商低下者,都有一个共同点:缺乏爱、害怕受到伤害、非常脆弱。女性在这个群体中占很大比例。情商低下者中女性占4%,男性占1%。全球尚未研究为何会出现性别差异,但在美国,这一比例甚至更高,每30名女性中就有2名是情商低下者。
至于为什么会有情感缺失的人,心理学上叫边缘型人格,他们基本上都是童年时期有不幸的经历,受过伤害、虐待,或者被周围群体排斥,大部分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出身,也有一部分是受到不良父母影响,缺乏温暖,这些孩子在学校经常被欺负。
而且情商低的人性格比较狂躁,容易发怒,容易烦躁,做事风格比较极端,心理比较暴力。
说到底,缺乏情感不是他们的错,只是他们缺少爱,被别人忽视了。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世界。”
情感缺失是指缺乏情感上的“共情能力”。
情感缺失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对一切都有一种“无价值感”。
就像看到好朋友买漂亮衣服的时候你不想买和她一样的东西;看到电影里那个帅气的男演员的时候你没有任何想崇拜他的冲动;听到电视里播出的重磅新闻的时候你没有任何感觉;上课的时候同学表白的时候你没有任何感觉,觉得一切都说不通。
你不爱交朋友,认为这世上大部分人际关系都是不必要的,不争不抢,不着急不赶,对生活缺乏热情和激情,常常感到“悲哀”。
你喜欢猜测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喜欢观察外表。你可能在外表上假装很开朗,但当人群离开后,你又会立刻恢复原来的面貌。
“孤独”、“自闭”、“不善交际”、“冷漠”、“逃避现实”和“急躁”是情绪缺失的主要特征。
对于爱情,你不懂如何去爱,也不习惯被爱,你小心翼翼地活着,没有喜怒哀乐。
情感缺乏的人,可能经历过某种挫折,或因为性格原因,过分压抑自己,从而迷失了自我。
在我看来,情感剥夺意味着在适当的年龄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社会上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是情感缺失的典型代表,也是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愿意离开家人出去打工,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呢?可是生活怎么过下去呢?人不是铁打的,要吃要穿要住要行,人只有活得好,才能更有尊严。为了孩子,为了父母,我们不得不忍痛离开,但是没有别的办法。生活越来越难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难道只能吃吃喝喝等死吗?我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现在国家在大力帮助他们,但这也离不开你和我的支持,希望大家能在社会上多给予这些人关心、爱护和鼓励。
情感损失意味着什么?
情志缺失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医学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病理状态,叫情志缺失症。
情感缺失的外在表现是对周围的人、事物很少有感情联结或联系,没有兴趣感、没有亲和力、没有激情等,对社会或事物没有存在感,表现为冷漠或排斥。
情感缺失的内心感受,根据医学检测,是缺乏内心的温暖、安全感、同情心。
情感缺失的原因可能包括:特殊的身体缺陷、特殊的经历、长期寒冷的成长环境。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希望一些朋友能够用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看待身边的人、事,享受其中的温暖和阳光。
“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栽种的,如今已经长得高大威猛了。”
作者想表达的不是现在是吃枇杷的季节,也不是我种下的枇杷树长大了,而是“我好想念我已故的妻子”。这就是共情的能力,如果不能理解,就是一种感情上的失落,也就是现代俗称的“直男癌,直女癌”。
今天我们不讨论直肠癌患者对异性的产权问题,只是简单说一下他们独特的思路。
“我生病了”——“多喝热水!”
“心情不好”---“多喝热水!”
“我月经要来了”——“多喝热水!”
“我要睡觉了”——“晚安,注意安全!”
啥?有这样的事吗?
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我不知道。天天向上的追求又是什么?我不知道。如果出了问题,没有达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目标怎么办?他们的父母一般不会去管原因,而是直接要求他们换个姿势,好好学习,努力进步。
就是他们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普遍缺乏和压抑情感的表达,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爱,对孩子基本没有情感教育,只是强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少表达对孩子的爱,甚至从孩子能独立走路的时候就从来不抱孩子。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普遍缺乏同理心,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情感需求和同理心,基本上选择视而不见,因为他们习惯于忽略这些感受,缺乏同理心。
缺乏情感本质上就是缺乏欲望。
意思是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让人感觉欲望不存在。
情感。最简单的字面理解就是心情、情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被感动,因为感动能让自己感受到存在感,这是欲望的产物。如果没有被感动,说明欲望不足,体现在情感的缺失上。
但人类遵循自我补偿的原则,如果这些欲望和情绪不能从外界得到直接满足,通常会产生自我投射,以获得自我满足。
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对别人冷漠、无表情,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内心感到孤独和寂寞,却拒绝被感动。
其实,缺乏情绪,并不代表一个人没有感情,而是人为了保护自己,或者避免内心发生严重冲突,无意识地启动的一种防御措施。
当事人看似通过隔离化解了一些矛盾,但实际上越是隔离,内心的矛盾就越激烈,因为他们仍然渴望亲密关系。但由于过去的一些经历,或者不恰当的归因,这一类人在面对新的关系时,会不断逃避、抗拒,然后再次压抑自己,牺牲内心真正的渴望,以维持表面的和谐与平静。
他们说服自己,不需要关系,可以自己处理好一切。他们认为自己非常独立,甚至非常警惕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旦与他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们就会变得依赖他人,而当他人离开他们时,他们会很痛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干脆根本不想要关系,变得高度独立。
但谁能高度独立呢?孤立的人在面对生活动荡时极其脆弱,他们平时的高度独立只是稳定生活的假象。一旦生活出现波动,孤立的人往往缺乏社会支持。
因此,对于情绪缺失的人来说,改善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这类人有高度的自我反省,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此外,如果可以的话,寻求心理咨询更为可靠。
情感缺失有点类似于情感淡漠,对外界的人、事、物的任何刺激都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同时内心体验差,面部表情冷漠呆滞,视亲朋好友为过客,对自身利益漠不关心,对喜怒哀乐漠不关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疾病的早期阶段。
如果通过医院临床检查排除临床器质性疾病,情志缺失还可表现为人麻木、冷漠、不负责任、缺乏规则意识、缺乏感恩之心、极端自私、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等。
我曾经见过一位妈妈,她的孩子摔到了凳子下面,她一点感觉都没有,拿起包,关上门就出去了,家里的老人赶紧跑过来,把孩子抱了起来。
非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情感淡漠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缺乏与人之间的真正沟通。
第二,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婴儿期和儿童期),他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与关怀,因此他不懂什么是情感,也不需要情感,婴儿稚嫩的心灵早已被钢铁般的铠甲包裹着。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他人的真诚接触越来越少,心渐渐变冷,脸皮也变得越来越硬。
所以,我们要想防止社会上出现那么多情感冷漠的人,就应该尽力给予身边的人更多的关心和爱。
人的成长环境除了家庭,还包括身边的其他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周家人,所以我们尽力给人多一点温暖。他们的心里会感觉到暖意融融,生活也不会那么冷。社会也会多一份温暖与安宁。
永远记住,只有爱才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好了,关于什么是情感缺失症和情感缺失的问题到此结束。希望这能解决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