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人气: 作者:佚名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每天都羡慕别人聪明伶俐、思维深刻、能力惊人,但“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你的反应是什么?你会从哪个角度开始思考?说法很多,但大多都是形容词,一些模糊的概念,不足以让我们理清思路。不得不说,现代世界仍然推崇精英政治,教育制度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精英。社会的进步发展了现代教育,但国家的进步却拉大了贫富差距。
抛开情感因素,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是否成为精英是读者自己的选择。大师只负责用激进的思维找到最实用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我们要想学习精英的智慧,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智慧”?
智慧其实就是一种明智的推理策略,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用自己的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种决策能力不是一种具体的知识,也不是一种智力,更不是任何一种人际交往和情商。心理学家把这种能力称为“智慧”。
判断一个人智慧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理性的谦逊——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对此事做出合理的评估,也知道未来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超越自我——我知道自己可能会对现状感到困惑,如果能以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更好;
第三,考虑别人的观点,达成妥协——我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能理解这个事件各方的想法和立场。我不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与他人的关系。谦虚谨慎,旁观者看得更清楚,达成妥协——这些都是精英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详细阐述;
01知识上的谦逊
不要急于做出主观判断,了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放弃你可以控制一切的想法。
1. 提高对不确定性的接受度
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用尽了所有可能的方法,但仍然无法解决,这意味着这个问题超出了你的知识范围。
既然是不懂的东西,学习新知识去解决它是基本操作。这时候也要注意接受不确定性,如果不懂,又不确定怎么解决,最好放下控制心态。
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找出路,最好是打开心扉,接受一点不确定性。你只有方向感,剩下的就看它如何发展了。这是一种科学的灵感运用方法,也叫“任意振动”,意思是你已经到了这座山的最高点,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了。这时候,一个振动就会把你摇到另一个地方。
如果你运气不好,可能跌落到谷底;如果你运气好,可能被震到更高的山脚下。但你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时候,你需要把一切都交给运气,从概率中寻找新的方向。
2.尊重现实世界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观念是永远正确的,我们只能从已有的发展中一点一点地获取新的观念。这不是颠覆,而是本该如此的进化。知识本身有局限性,有时会失去效用,这是现实世界的反馈。我们必须保持尊重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无知,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的轮换和更新。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但别忘了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去理解它们是否真的正确。正如前文所说,知识本身有政治因素,没有真正的主流,只是被更多人认可、接受,但不代表它永远正确。对权威,我们要保持怀疑精神。
现实世界才是我们唯一应该敬畏的东西。
面对现实世界,最好保持谦卑。谦卑意味着既不盲从,也不完全抗拒。你能做的就是做一个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任何成果都是不可忽视的成果。
3. 放弃你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幻想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演进的主体,每个人的诉求也不同。仅凭这一点,就没有解决所有人问题的方案。不要盲目追随权威,不要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放弃对他人的依赖,你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做自己的主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生活,而是接受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要抱怨生活,也不要相信命运。世上没有好人无好报,这样的因果关系本身并不存在,一切都只是赤裸裸的现实。直面现实的人,更容易接受现实。
02用超越自我的视角看待问题
人类最大的局限来自于自身,如果不能超越自我,就很难看到超越自我的世界。看到更大的世界需要想象力,而想象力的起点就是超越自我的认知。
1.超越自我视角的评价
人很容易陷入完美自洽的陷阱,一旦陷入视角逻辑,就会觉得越想越有道理。公司安排一个活动,策划的时候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执行的时候,各种问题频频出现。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但就是有哪里不对劲。
这时候就把大家叫过来,先承担责任,说这次主要责任在我,问大家能不能帮我检讨一下,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如果不相信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固执想法,就很难接受新的建议和观点。
独处时如何增加视角?我们在读书会训练中也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用元认知,也就是你在做什么,把自己分开,观察你是怎么做的?这样你就能更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己的身体,分析自己是否太情绪化,反应过度。
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你在付出全部心血的时候,内心也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声音,提醒自己。我想,这大概就是“谦卑”的最高境界。当你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的时候,主动改变自己的视角。
2. 使用“10/10/10 规则”来避免在做决定时受到短期情绪的影响
很多选择时的纠结,其实都是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影响你的判断。这些情绪往往都是短暂的,在别人眼里或者过一段时间再看的时候,它们并不重要。你很难做出判断,因为有太多你放不下,或者你认为放不下的因素,影响着你的判断。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往往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但也不能总是向别人求助,这样会逐渐导致自我判断力的丧失。要记住,自己才是最终的责任人,别人说的话只能是建议。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旁观者。专家要善于走出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一个特别好的旁观者技巧被称为“10/10/10 法则”。这种方法要求你从三个时间尺度来考虑一个问题:10 分钟后,你对这个决定会有什么感受?10 个月后,你会有什么感受?10 年后,你会有什么感受?这其实是一种旁观者思维。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所有短期情绪,比如恐惧、紧张,可能都不重要。
运用旁观者思维的另一种方法是,当你面临艰难的选择时,你可以问自己:如果你最好的朋友面临这种选择,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3. 对自己好一点
你也可以通过“自我关爱”来提升自信心。所谓“自我关爱”就是要像看待好朋友一样看待自己。我们看待朋友总是比看待自己更客观。你不会认为朋友是神,也不会认为朋友没用。如果朋友犯了错误,你不会责骂他,而是鼓励他。你会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下次改正就好。
那么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吗?所以“自我同情”就是从友好的局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自我同情可以给你带来自信的所有好处,但不会给你带来过度自信的任何坏处!所以这是一项特别值得掌握的心理技能。
掌握这个技能有三个步骤:鼓励自己。还记得我们上次讲的海豹突击队的经历吗?能坚持下来的人善于鼓励自己。你应该像你的祖母一样,用非常温柔的语气跟自己说话;接受自己。你不是万能的,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也会犯错;
直面自己的错误。你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错误,但这个错误并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就行了。就像奖励外向的人一样,世界也会奖励自信的人。如果你不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心理学家发明的最新技术:自我关怀。
03 如果世界上有多一个人,就会有妥协
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没有尽头的,在双方无法再忍受之前,一定会因为某种情况而妥协,每个人都会带着理想的结果行动,最后却带着遗憾的妥协而归来。
1. 讨论当前的问题,承认并容忍他人的复杂性
辩论对于解决具体问题毫无意义,除了激发思路。无论是谈判还是沟通,目的永远不是反驳对方。这没有价值,只会加剧冲突。有些人想赢得争论,有些人想赢得胜利。他们不是同一群人。
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合作才能达到目的,说服或反驳对方并不是其中之一。最好坚持事实,避免人身攻击。
特别值得所谓“精英”学习的一点是,他们知道现代人是复杂的,也能够包容人的复杂。他们能看到一个人的很多面,只看到一个人最有价值的一面。他们不会要求一个企业家不相信气功师,不会要求一个运动员按照政治正确说话,也不会要求一个演员反对台独——只要你站在对的地方,就够了。
把人分成不同的阵营,给他们贴标签,然后举起旗帜团结起来攻击异见者,这不是明智的人会做的事情,除非他们别有用心。在一个论坛上,你是对手的辩论伙伴,但在下一个论坛上,你可能就是队友;白天,你们是激烈的对立,但到了晚上,你们可以同桌喝酒,必要时合作。这就是精英们所做的。
2. 有意义的对话以目标为导向,并相互尊重
有意义的对话需要建立在双方互相接纳的前提下,如果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很容易激起对方的自我防御心理,沟通就会变成竞争。沟通是为了解决共同目标,竞争是为了打败对方。有意义的对话一定不能让对方感到受到威胁。你可以讨厌这个人,但如果你想继续沟通,还是要找到一些共同点,否则对话就无法继续下去。
一旦一方失去安全感,进入防御反击状态,谈判必定会失败。我们谈话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赢得争论,而是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赢得对方的心!让对方感到羞愧不是技巧,说服对方帮你才是技巧!
即使你无法说服她,了解她的想法,让她冷静地理解你的想法,也是件好事。你了解了对方阵营的观点,也许你已经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将来可能会发芽。这样的谈话是有意义的。
3. 用尊重和服务来获得专家的见解
永远把目光锁定在你的目标上,忽略目标之外的影响。每个人在职场上总会有被剥削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画布策略”?所谓“画布策略”,就是当你发现有人想画一幅油画时,你就找一块画布给他画。这幅画里可能有你的贡献。但你的职责是为人们提供画布。这就是学徒所做的。
学徒工作的逻辑是——
第一,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伟大或重要;
第二,你这种不谦虚的态度是错误的,你的品德需要磨练;
第三,你在学校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要么过时,要么完全错误。你需要一线专家的真知灼见。当学徒为你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现在你已经与一位大师建立了联系,并且可以从内部获得第一手的经验。
这就是师徒之约:用礼遇和服务来换取机会——而且这个机会不是炫耀成就的机会,而是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画布策略”没有保质期,即使你已经独立做事,即使别人开始对你使用画布策略,你也要继续为别人当拾荒者。
因为最后一个道理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无法理解的:当你为别人铺路的时候,其实也在影响别人前进的方向。挑战权威不一定非要革命,我进一步你退一步,慢慢进步也是一种方式。
他们都是聪明人,理性而克制,各自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耐心等待力量平衡的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感觉很安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