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人气: 作者:佚名
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导致部分理工科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理工科生课业负担过重,很容易导致学困生问题。理工科学习难度大,关联性强,一旦学生学业落后,就很难再追上。再加上“努力考高考,考上大学就没事了”的误导思想,一些理工科新生入学后,片刻放松就会出现学困生。面对学困生,他们感觉自己就像面对一场万米长跑:即使自己醒悟过来追上去,身边的同学早已跑在前面很远,甚至早已消失不见。因此,在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下,学困生很容易出现自卑、退缩、焦虑、孤独等心理症状。学困生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而不能自拔,从而陷入学困生恶性循环的情况屡见不鲜。
其次,理工科学生特别是重点大学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中小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基本上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学生,不仅在智力、生理等方面不存在影响学业的功能性障碍,而且多数人甚至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理工科大学学习困难学生除了学业负担过重外,还有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导致的自卑感;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紧张导致缺乏社会支持;专业思维不稳定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对自我认知片面、要求过高使自己看不到希望和未来,自我效能感降低等独特因素。
第三,治标不治本的转化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学困生的现实困境,客观上扩大了学困生的数量。事实上,对于理工科学困生的转化,可供借鉴的解决措施和方法非常少。目前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严管教的做法,强调了对学困生外显行为的约束,这些对学困生学习行为的简单粗暴的规范,不利于学困生形成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更为严重的是,在心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一味地对学困生施以违背其内心的严管教,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往往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学习困难学生需要源源不断、稳定的转变动力
学困生的现实困境是多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学困生的转化需要长期、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我们观察到,个别心理疏导、公益讲座等措施,可能暂时提高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但由于缺乏针对性、持续性的帮助,学困生转化的长效机制缺失,大部分学困生在短暂的学习提高后,很快会出现“退化”现象,重新“回归”到之前所谓“稚嫩”的状态。这说明碎片化、零星、随机性的教育影响在学困生转化中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受学习情境巨大变化等非学习能力因素影响,以及后期转化措施不力,理工科学困生在转化无望的迷茫中产生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使其在学习困境中越陷越深。要改变学困生这些认知不合理、情绪不受控制、意志力薄弱的性格心理特征,实现其学习上的彻底转化,就需要给予其源源不断、稳定的转化动力,支撑其进行长期持续的心理调适。
拓扑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库尔特·勒温将这种转化策略概念化为“解冻—移动—冻结”的三步行动理论。即:首先,相关人员将通过谈话、交流、帮助等相对温和的转化活动,缓解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实现学习困难学生原有学习心理与行为的“解冻”;然后,通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将学习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管理等心理困扰逐一消除,创造心理“流动性”,促使学习困难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和行为“移动”,逐渐脱离原有的心理平衡,慢慢接近并实现所期望的新的心理平衡;新的心理平衡的实现并不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的结束。 相反,在转型的关键阶段,学困生的自信心、认知水平、人际沟通能力、情绪压力管理能力、学习动力等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如果“动”不够,或者缺少“引路人”不断激发学困生的自我“内驱力”,其心理新平衡就容易“变质”,转型成果无法“定格”。可以说,定格、稳定学困生心理新平衡,保持“持之以恒”,是学困生转型成功的标志。
如何有效解决学困生问题
好的教育策略需要科学的实施路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文献研究表明,我国理工科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大,这意味着要实现其个体心理的改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干预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与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相比,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个体干预只能是杯水车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理工科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呢?
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是现阶段解决此类问题的理想干预模式。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功能。团体辅导是由“领导者”(即团体辅导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运用团体动力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训练技术,带领团体成员实现预先设定的团体目标的过程。通过团体辅导,学习困难学生可以在开放的团体情境中获得内心需求的满足,提高认知能力;通过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可以在团体氛围中相互影响,促使他们共同成长,成为彼此的社会支持力量。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可以组织各学院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担任学困生团体辅导的“带头人”,对学困生进行长期心理优化行动干预。团体辅导的内容可以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情绪压力管理、自我认知、爱的表达与爱品质的提升、人际交往技巧与和谐关系构建、学习心理调节、意志力提升与潜能开发等话题。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每组人数可控制在30至40人。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中心老师一起组成学困生心理干预小组,每个老师带一组学困生,基本可以覆盖全校学困生。只有通过团体辅导对学困生进行长期心理优化行动干预,才能最大程度解决理工科学困生的问题。
团体辅导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学困生学习心理的“解冻”和“流动”。但要实现心理新平衡的“冻结”,还需要辅以完善的学困生学业提升机制,给予每一位学困生最真诚的帮助和最深切的关怀,切实把学困生学业援助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学困生问题,高起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优秀学生工作者为核心的学困生学业援助队伍。专业教师可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答疑解惑; 好学生是学困生的亲密同学,每天在一起度过,可以一对一结对,与学困生一起学习、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同学间的同伴效应,帮助学困生加快进步,并不断激励他们,使他们获得持续转化的动力;而学生工作者可以穿插在其间,做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此外,体育运动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曾列出四种提升人们幸福感的“灵丹妙药”,其中第一剂便是体育运动。学习困难学生往往对很多事情缺乏兴趣,不喜欢运动,经常觉得无所事事,缺乏动力,还经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体育运动可以使个体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缓解负面情绪的物质,并显著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感。这种运动带来的兴奋感有助于学习困难学生转移注意力、减少反刍,提高记忆力。每天适度、有计划的运动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长期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显著提高战胜困难所必需的坚强意志力。 但鉴于学困生的现实困境,很多学困生很难自觉、规律地参与体育运动。对此,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体育部门可以紧密配合,成立运动训练小组,由专职体育教师制定科学细致的训练计划。通过规律的体育训练,可以提升学困生的幸福感,为他们自我改造提供不竭而持久的动力。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国家花费巨资培养的基础教育“优秀学生”在高校却沦为“穷学生”,令人惋惜。因穷学生引发的危机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校有责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行动方案,加强对穷学生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穷学生的转化,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未来人才。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 倪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