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9人气: 作者:佚名
中国女排青年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斩获三个冠军,这听起来颇为厉害。然而,细细思量一番后,会发现这与成年队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
青年队夺冠就像中彩票
U17、U18、U20 这三个冠军拿得挺顺利,可这就跟买彩票中了个三等奖似的。2013 年那拨青年队夺冠的朱婷他们后来真成了主力,然而更多夺冠的年轻人最后都没影了。青年比赛跟成年比赛完全是两码事,就如同小学生奥数冠军和大学教授之间的差距。
这种事在排球圈太常见了
成年队还在吃老本
现在成年队得依靠李盈莹这些年纪稍大的队员在支撑着,年轻队员根本没法上场。青年队夺得冠军这事听起来挺不错的,可瞧瞧奥运会对土耳其的那场比赛,就被瓦尔加斯一个人给彻底打败了。人家 20 岁的时候就能在成年队肆意杀戮,而我们 20 岁的小将还在青年队欺负实力较弱的队伍。
更尴尬的是,这批青年队夺冠的球员,或许有一半都无法成为成年队的主力。青年比赛与成年比赛的强度差距非常大,很多在青年队能呼风唤雨的球员,到了成年队连球都接不住。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见得太多太多了。
训练体制的迷之自信
我们总觉着自己的青训体系挺厉害的,可瞧瞧日本和泰国这些队伍,人家的青年队成绩平平,可成年队却越发强大了。我们的青训就跟应试教育似的,专门是为了在比赛中拿奖牌而设计的,可培养出来的球员有很多都不适合实际战斗。
更搞笑的是,我们老是爱把青年队的成绩当作遮羞的东西。成年队要是打得差劲,就讲“我们青年队很厉害”。这跟考不上大学却讲“我小学拿过三好学生”有啥不一样?这种自我安慰的办法也是绝了。
球员成长的玄学问题
青年队球员能否打出来,这完全是个难以捉摸的问题。有的球员在青年时期表现得很普通,可到了成年后却突然发力;有的球员在青年时期威风八面,可成年后就直接不见了踪影。就如同买股票一样,你始终没法知道哪只股票会上涨。
更惨的是,许多青年队的优秀苗子,到了成年队就被练废了。我们的训练方式有时就如同在不停地毁掉他们,把原本有灵性的球员都练成了如同机器人般的存在。这种事情说出来,那都是满满的心酸。
国际排坛的残酷现实
现在国际排坛对身体素质愈发重视,像瓦尔加斯那样的怪物级球员也越来越多。我们的青年队还在琢磨着技巧那一套,等到了成年队,就被人家的暴力给碾压。这就跟用冷兵器去对抗机关枪似的,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层面的较量。
更可怕的是,其他国家的青年球员都在提前去适应成年队的打法,而我们的青年队,还在自己关起门来造车。等这批青年冠军到了成年队之后才发现规则都已经变,这种尴尬的场面,一想到就觉得很刺激。
别被冠军冲昏头脑
三个青年冠军听着挺带劲,可别太当回事。瞅瞅咱的男排,青年队拿过不少好成绩,可成年队却依然是给人家送分的。这种反差的可爱模样已经成了中国排球一直以来的本事。
最搞笑的是,每次青年队夺冠的时候,就会有人喊“女排新时代来了”。然而,新时代并没有到来,反而迎来了更长久的低谷期。这样的打脸剧情我们已经看过太多次了,可每次还是会被迷惑。
所以有个问题呀:你觉着这批青年队冠军的成员们,能有多少人最终在成年队能站得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