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人气: 作者:佚名
1995 年有天津世乒赛,到了 2021 年是休斯顿。这中间过去了整整 26 年。中国女乒特别厉害,把世乒赛单打冠军奖杯就像焊死在自家客厅一样,一直拿在手里。在这期间,外国选手能拿到的最好成绩也就是亚军了,而且也就只拿过 3 次。
邓亚萍时代开启垄断
1995 年的天津世乒赛,22 岁的邓亚萍在主场作战。她狠狠地击败了乔红,成功夺冠。这位身高 1 米 55 的选手,用球拍向世人证明,在乒乓球桌上,高个子往往就是容易被击中的目标。两年之后的曼彻斯特世乒赛,她把决赛直接变成了队内的训练赛。当时的对手王楠,还很年轻。
邓亚萍退役后,王楠接过了那重要的“大旗”。在 1999 年的埃因霍温世乒赛上,她成功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而这时候张怡宁才 18 岁,那时候她的脸比现在要圆上两圈。这场决赛意味着女乒开启了“大魔王”接力赛的时代,外国选手完全成了背景板。
张怡宁花式虐菜
2005 年的上海世乒赛,张怡宁把香港选手郭焱给压制住了。到了 2009 年的横滨世乒赛,那情况可惨,郭跃在决赛里被打出了 11 比 1 的局分。赛后张怡宁是这么解释的:“我就特意让了 1 分,担心她会哭。”现在回头看她这种说法,依然让人觉得很欠揍。
2007 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是个很有悬念的局。郭跃和李晓霞一直打到决胜局,并且打到了 10 平。最后郭跃凭借擦边球获得了冠军。这个冠军让郭跃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冠军,她后来被研究得特别透彻,这直接就让她与奥运单打无缘了。
丁宁刘诗雯相爱相杀
2011 年的鹿特丹世乒赛,丁宁夺冠的时候是踩着李晓霞的。那时候她还在用下蹲砍式发球。后来这个动作被国际乒联给明令禁止了,原因是“太像在求雨”。2015 年的苏州世乒赛决赛,丁宁扭着脚夺冠的那个画面比《摔跤吧爸爸》还能催人泪下。
刘诗雯的遭遇更糟。2019 年在布达佩斯,她终于实现了梦想,可那时她已经 28 岁了。她打完最后一球后,直接跪地痛哭。要是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她拿到了奥运冠军。实际上,在那年她以 10 - 0 领先陈梦的时候,还主动让了 1 分,结果却被对方连追 7 分,差点就出了大问题,把观众都吓得赶紧掏出了速效救心丸。
新生代暴力美学
2021 年的休斯顿世乒赛上,王曼昱和孙颖莎将决赛打成了类似全运会的局面。22 岁的王曼昱在夺冠之后显得极为淡定,因为她从小就看着师姐们拿冠军,都已经看麻木了。如今的女乒主力全部都是 00 后,她们的平均年龄比男队要小 5 岁,然而实力却强得非常离谱。
最恐怖的事情是梯队建设。陈梦拿到奥运冠军的时候是 27 岁,要是放在以前那就算是老将了,可现在却成了“大龄选手”。瞧一瞧日本队的伊藤美诚被研究到自闭的那个模样,就能够明白中国女乒的科研团队比国家队还要拼命。
奥运魔咒最扎心
郭跃在 19 岁时拿到世乒赛冠军,可后来因性格问题被退回省队;刘诗雯曾六次冲击奥运单打资格,最终只混到个 P 卡。如今的小姑娘们都学机灵了,在世乒赛夺冠后都十分低调,就怕被教练组给盯上。
王楠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输给李佳薇。那时候全国人民都懵了。之后才得知她赛前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她是打着封闭上场比赛的。这种故事现在听起来就像都市传说一样。要知道现在女乒输掉外战比中彩票还困难。
26年统治的秘诀
中国女乒的训练量可厉害,能让那些只会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的人闭上嘴。张怡宁当年,每天进行多球训练,得把两双鞋都给打坏。现在孙颖莎每天光是发球这一项,就得练习 2000 个。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陪练制度,省队的选手给国家队当人肉发球机用,这种配置外国根本就没法跟咱们比。
国际乒联这些年对规则进行了不少改动,从把小球改成大球,到禁止使用有机胶水。中国选手的适应速度极为迅速,每次改革都使得外国选手的处境更加艰难,就好像变形金刚一样快速适应。日本媒体称这是“地狱级难度”,但在我看来,这简直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
看完这些后,你觉得 2023 年德班世乒赛冠军奖杯还能从中国选手的手中溜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