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9人气: 作者:佚名
2002年那时候,世界杯抽签结果一出,中国队和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成了同组对手。国内球迷那反应,那叫一个真实,有人巴不得跟巴西过招,觉得那是个福分,还有的已经开始琢磨怎么从哥斯达黎加那捞点分回来。
抽签结果出炉
2001年12月1号,在韩国釜山那啥会展中心,国际足联头头布拉特从个玻璃罐子里拿出了中国队的纸条。瞧见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这几个名字一个个冒出来,电视机前的咱们球迷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那时候有个笑话,说中国队抽了个“豪华套餐”,主菜是那五星巴西,旁边还配了个欧洲新贵,最后来个中北美黑马当甜点。
足协那帮领导抽签时表面装得挺稳,可嘴角那点小动作暴露了他们。记者拍到了,一位领导在得知分组结果后,悄咪咪地把那份“上上签”演讲稿塞回兜里。这分组要是搁现在,就跟让个新手去打高端局似的。
赛前盲目乐观
公布抽签结果后,国内媒体开始热闹地解读晋级格局。有的报纸把头条给了“哥斯达黎加有望开疆拓土”,还有专家在电视上放话“土耳其不足挂齿”。最夸张的是某体育解说员,他信誓旦旦地预测中国队能和巴西平分秋色,理由竟然是“罗纳尔多现在正养伤呢”。
那时候球迷分成了两队:理智那帮人觉得能踢进世界杯就算赢,狂热的那帮人已经开始研究十六强的对战表了。有个北京的哥儿们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咱们花了这么多银子请米卢,要是连两三场球都赢不了,那也太说不过去了?"结果,那些乐观的想法就像泡泡一样,轻轻一碰就碎了。
口号越喊越响
足协给球队定的目标就是“进球、得分、赢球”。这口号听起来挺实在,但细一琢磨,发现它就像那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想赢球先得分,得分得先进球。有网友调侃说,这不就是让小学生先考清华,再拿诺贝尔奖,最后当首富!
米卢发布会上笑得挺欢,可细心的记者瞧见他那不经意的白眼。后来他在自传里大曝料,那时候他就知道那三个目标铁定是黄粱美梦。更绝的是,最后那三个目标全都没戏,还弄了个大崩盘,简直惨到家了。
比赛现场打脸
首战遇哥斯达黎加,国足0-2惨败。门将江津赛后表示“我们尽力了”,可慢镜头一看,第二个球他连扑救都没影儿。有球迷论坛上吐槽:“这'进一球'原来是指对手进我们的球。”
对战巴西那场,球员们那叫一个嗨皮,比赛前都挤着排队想跟罗纳尔多来张合影。结果,比赛就成了一场教学秀,0比4的比分倒是挺给巴西面子。卡洛斯那脚球速快得像闪电,149公里每小时,直接把咱们中国队球员给整蒙了。有网友调侃说:"这脚球,真是值回票价了。"
创造另类纪录
三场小组赛下来,中国队解锁了各种丢球技能:不是被远射砸门,就是被点球打穿,甚至还有被球撞柱反弹进的。跟土耳其那场,开局才6分钟就丢了一个,9分钟时已经0-2落后了。有人编了个段子:"中国队给咱们展示了丢球的N种姿势。"
中国队踢了个寂寞,0进球9失球,32强里垫底,31名。唯一能让人笑出声的是,比沙特少丢3球。有球迷半开玩笑地说:“咱们不算最烂的!”这成绩单,简直就是差生的期末考试卷,除了家长签字那块,其他地方看了都心疼。
赛后一地鸡毛
世界杯落幕,米卢那所谓的“快乐足球”理论被批得一塌糊涂。有人直呼他“江湖术士”,足协也果断决定不再续签合同。结果,这次世界杯竟成了个转折点,从那时起,中国足球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下坡路。
回望过去,那届世界杯简直就像是个荒唐的闹剧。球员们以为自己能书写传奇,球迷们幻想着能看到神迹,可到头来全是泡影。最让人心酸的是,现在的国足连参加这种让人脸红的比赛资格都没了。当年那些高喊“战胜巴西”的球迷,现在最大的希望竟然变成了“别输给越南”。
瞧瞧这堆糟心事,咱中国足球要是再踢进世界杯,咱们这帮球迷是不是能稍微淡定点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