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0人气: 作者:佚名
俄罗斯与克罗地亚的这场球赛,把“你进一个我必还一个”这个意思展现得特别到位。连射门的效率都好像是提前商量好的呢——上半场的时候,两队各自都有一次射正球门,并且结果全进球了。这样的剧情,就算是编剧也不敢这么去编写呀。
俄罗斯的左脚艺术家
第 31 分钟的时候,切里舍夫通过一脚弧线球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罗斯人也是会玩细腻的。这家伙在左路进行内切动作,摆脱了对方防守,接着完成了传球,然后又接回敲,巧妙地躲过了铲球并进行射门,整套动作就像流水一样顺畅,仿佛在游戏中开启了那种“一键连招”的模式。
这是他在本届世界杯进的第 4 个球,离队史纪录就差 2 个球。从 1966 年开始,俄罗斯人首次在 1/4 决赛中进球,切里舍夫这一脚,直接让自家祖坟都仿佛要冒青烟了。
克罗地亚的头球玄学
克罗地亚扳平的那球,那可真是一次逆袭。他们在 30 个世界杯进球当中,只有 2 个是头球。上一个头球进球还是 4 年前曼朱基奇顶进的。这次克拉马里奇用脑袋一砸,就把球砸进了球门,现场克罗地亚球迷的表情就跟中了彩票似的。
更离谱的是,他们这一届已经有 7 个人进球了。这 7 个人进球的数量仅次于比利时的 9 个人。这队伍的情况就好像单位的年会抽奖一样,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奖品,就像是雨露均匀地沾到了每个人身上一样。
门柱的戏份比裁判多
佩里希奇下半场有一脚射门。这脚射门先是击中了左门柱的内侧。接着又贴着门线溜出了右门柱。整个这个过程让观众们就好像集体患上了颈椎病一样,脑袋跟着球不停地左右摇摆。在这场比赛中,门柱当之无愧是 MVP 。
俄罗斯的阿金费耶夫没闲着,扑救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胳膊转得像螺旋桨一样。两队门将心里大概在想:这球的速度,这球的角度,你们到底是来踢球的,还是来准备谋杀的呀?
换人如换刀,但刀可能生锈
俄罗斯主帅切尔切索夫换人就跟在玩一种很危险的游戏似的。换上的叶罗欣头球往上顶,结果顶高了,那高度都快把教练席的顶棚给掀起来了。克罗地亚那边更倒霉,苏巴希奇在最后时刻受伤了,可他们的换人名额已经用完了,没办法只能强撑着,那表情就跟月底还花呗时一样痛苦。
斯特里尼奇最惨,被换下场的时候一瘸一拐的,就好像刚跑完马拉松似的。这比赛的强度那可得说,下次干脆就直接把担架搁替补席上得了。
加时赛的体力槽已空
常规时间结束,两队球员跑动的距离加在一起,能绕着地球跑半圈。加时赛里曼朱基奇把球回传给摩德里奇那一脚,之后摩德里奇射门打偏,那模样就跟熬夜加班后手抖把咖啡给打翻的打工人一个样。
弗尔萨利科凌空补射,这球砸中了伊格纳舍维奇的脑袋,伊格纳舍维奇当场就像是在表演“用脸接球”的绝技。我建议足球规则应该新增一个条款,那就是禁止把对方球员当作反弹墙。
点球大战的血压飙升现场
点球大战时,苏巴希奇在扑救前疯狂地左右来回跳动,就好像抖音特效附在了他身上一样。俄罗斯的斯莫洛夫罚丢点球后,他的表情仿佛是一个忘记交作业的小学生。克罗地亚最后赢得比赛时,全队狂奔的模样就和超市里抢购打折商品的大妈极其相似。
最惨的是久巴,这位 2 米 02 的壮汉。赛后他哭成了泪人,他的身高优势在眼泪面前根本没起作用。建议国际足联下次给球员发防水睫毛膏。
那么问题出现啦:你在看球的时候做过最为疯狂的事情是啥?是把沙发捶得稀巴烂,还是将手机摔得粉碎呀?欢迎到评论区去相互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