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人气: 作者:佚名
这文学网站三年翻了个身,涨了120倍,当初老板可能连泡面都省着吃。结果人民网一出手,2.49亿买了69%的股份,这钱在成都都能买200套小户型了。
创始人林涛的泡面岁月
2004年,林涛弄了个“去看书”,那时候内容全是复制粘贴的。那时候,盗版小说网站多得跟成都的苍蝇馆子似的。愣是等到2006年,他才咬牙开始搞原创。
2010年那时候,网站亏得厉害,林涛把公司卖给高辉那帮人,成交价才300万。放现在看,这买卖简直就像是用一箱辣条换了一桌子的满汉全席,笑死个人。
接盘侠的暴富剧本
2010年,高辉那帮人接手看书网,那时候注册的作者才500来个。他们看准了移动阅读这波潮,结果三年后,作者数量直接翻了几番,达到两万,网站估值更是狂飙到3.6亿。
红杉那2800万投资愣是翻到了1.19亿,年收益率高达110%,这增速简直比成都房价还猛,连炒房团都默默地不说话了。
运营商的神助攻
这看书网,七成钱都靠移动基地来赚。高辉说,这就是那啥“话费里偷偷扣钱”的神奇效果,咱们花5块钱看小说,都比买瓶水来得利索。
以前电脑那东西要收费,结果被喷得跟狗一样,现在手机上直接扣钱,连个短信通知都没影儿。这三大运营商,真是把全国人民的荷包练得跟没事人似的,花钱都能这么轻松无痛。
人民网的算盘
人民网手里拿着4.6亿的超额募资,股权买下来后还剩下2亿。他们看上了看书网的300万用户资料,打算给手机报输送流量。
网友纷纷调侃:这反腐报道里是不是要来点霸道总裁的戏码?人民网回应说,这叫“内容生态大杂烩”。
写手们的生存现状
在看书网这2万作者大军里,月入过万的寥寥无几,不到5%而已。那些顶流的作者年收入能破百万,而咱们这些底层码字工,每天得写8000字,赚的稿费连张电竞椅都买不起。
网站里最火的那些东西,全都是“战神归来,女儿住狗窝”的套路。读者一边骂一边充钱,作者一边写一边头发掉光。
下一个暴富机会
电子书行业年增幅高达30%,可80%的访问量却只流向了那5%的顶尖作品。小网站还在用“千字3块”的价格收稿,这待遇比奶茶店兼职的时薪还低。
业内人悄悄说:如今最火的生意是教人制作网课的课。毕竟教别人挖金子不如卖铁锹,教人写作不如卖焦虑感。
问你们看过最嗨的网文是啥?是不是熬夜追到半夜三点,边看边骂:“这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