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8人气: 作者:佚名
这家伙,电子物理系毕业的,愣是把主板生意搞成了全球科技巨无霸。刘扬伟这事告诉我们:要是董事长不会写代码,那可就不是啥好企业家了。
硅谷创业的硬核开局
1988年,刘扬伟在美国创立了Young Micro主板品牌,估计他也没料到这东西能成为富士康的敲门砖。那时硅谷车库创业风起云涌,但能吸引郭台铭注意的主板品牌寥寥无几。
94年一加入富士康,那理工哥猛地发现,自己那小破作坊摇身一变,成了跨国巨头的电脑部。听说他当时心里想的是:得赶紧掏钱升级装备了。
芯片大佬的自我修养
95年那时候,在硅谷开IC设计公司ITE Tech的时候,刘扬伟那可是把“专业对口”四个字给玩明白了。那时候的电脑芯片市场还没现在这么激烈,他凭借着物理系的底子,愣是把芯片玩出了新高度。
1997年,这家叫ITeX的公司玩得挺狠,直接把目光锁定在ADSL芯片上。到了2001年,这家伙在纳斯达克一上市,那西装革履的模样,估计当年的交大老师都得眯眼辨认一番了。
富士康的转型关键先生
2007年,刘扬伟被郭台铭相中,成了董事长助理,那时候他的工牌号儿得是公司里头最长的。从B事业群总经理到夏普董事,这家伙不到十年就展示了:搞技术的人要是管工厂,那可真是了不得。
2016年,半导体事业群横空出世,富士康的工程师们长舒一口气——这下总算是遇到明白人了。开会时,他最爱问:“这芯片的物理极限到底在哪里?”
6万亿帝国的操盘手
2019年刘扬伟接手董事长职位,他做的头等大事就是让公司年营收冲到了6万亿新台币。这得是多钱?一天得赚164亿,一分钟就能赚114万。
这90万员工要是手拉手,能围岛岛转好几遭。有人调侃,现在请假条得提前三个月就交,不然人事系统都得崩溃了。
3+3战略的科技狂想
宣布要玩电动车这块,刘扬伟大概回想起当年在交大物理实验室里被电机整得死去活来的那些时光。现在,富士康那边的电动车生产线,估计没人敢在他面前吹牛电池技术了。
搞机器人研发这事,他可是一再强调:"咱得跟当年做主板那时候一样,得用心。"瞧瞧,工程师们那叫一个拼,愣是熬夜把机器人主板给重做了三次。咱老板那眼光,那叫一个毒,从芯片到主板,哪个细节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数字化转型的强迫症患者
刘扬伟对连续七年荣获“全球百大创新机构”这荣誉那是相当看重。有一次,他大半夜三点钟还给技术部门发邮件,就为了聊聊怎么优化一个数据接口的方案。
那天他得了“数字变革先锋”的荣誉,结果直接让IT那帮家伙把公司里所有办公软件都来个全面升级。员工们这才恍然大悟,敢情咱们公司用的这套系统,竟然是他当年创业那时候亲自操刀开发的。
这家伙把富士康从个代工厂摇身一变,弄成了科技界的巨头,那他是不是打算把夏普也整成量子计算机公司?毕竟在他眼里,玩芯片跟管理九十万员工比,前者简直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