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8人气: 作者:佚名
这有个基金会,三十年里送出了360个亿的书本,顺便还弄出了99个院士,这操作,666!
基金会的前世今生
91年聂力将军拉了一帮两岸大佬来搞大动作,南怀瑾都出来当头头。那时候,他们主要给军工大佬发奖金,七年下来,2600个人领了钱,最后99个混成了院士。现在你要是去国防科技单位溜达一圈,说不定还能撞见当年拿过光华奖的老专家。
2004年画风大变,他们开始疯狂地送书。600家出版社都跟着他们混,4.5万所学校都收到了他们的包裹。最离谱的是新疆那小学,竟然收到了三吨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校长直接哭成了泪人。
送书比双十一还猛
这“书海工程”搞的,简直开了金手指,二十年来送出了360亿的书。换算下来,每本书20块,都能把北京五环铺个遍。去年给贵州山区送书,快递小哥愣是跑了半个月,两辆电动车都累得散架了。
真是绝了,他们专挑那些卖不出去的书来买,既帮出版社清理了库存,又让偏远地区的人们有了书读。有一次,他们买下了某出版社积压了十年的《养猪技术大全》,现在内蒙古的牧民养的羊都比别人家的多肥一圈两圈。
院士培养流水线
以前领奖金比现在追星还讲究,必须是导弹航空界的牛人才能有份。有个获奖的大佬后来成了院士,现在实验室的小伙子们把光华奖当成了院士的敲门砖。最近他们又开始瞄准年轻科学家,听说入选的能拿到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自由的经费。
去年,一位90后的研究员得到了他们的资金支持,结果立马搞出了新型的电池材料。采访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说:“说到底,我就是想用这笔钱搞个高级点的显微镜玩玩。”
公益界的拼多多
这帮人送书不玩虚的,直接挑实用的来。给农村学校送《农业科技手册》,给边远地区送双语教材。云南那小学收到《茶树栽培技术》后,全校师生都开始研究怎么炒茶了,校长还开玩笑说,说不定以后校服都得换成围裙了。
最近搞了个高科技东西,给西边的学校送去了VR设备。那时候,甘肃的小朋友们头一回用VR看故宫,有个小子想伸手去摸龙椅,结果没站稳,摔了个大马趴——这事后来成了基金会里头的安全教育教材。
年轻人收割机
现在这帮人搞了个“青年实干家计划”,就是专门给那些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点子砸钱。前年有个大学生说要弄个能水陆通行的自行车,评审们讨论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决定给钱。结果这哥们还真搞出来了,结果一下水就沉了,但那基金会说:“沉得挺有创意的。”
最近搞了个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奖金高达20万。结果有个家伙,把参赛方案随手写在了一张餐巾纸上,评委一看那字迹,直接来了句:"这字儿写得也太丑了,八成是原创!"
未来可能要上天
听说要搞个航天人才培训项目,已经跟几家民营火箭公司眉来眼去。内部人士小道消息,下回可能得把书送到太空站,让宇航员在太空里翻翻《三体》,据说这样能更有代入感。
搞了个更猛的计划,要在喜马拉雅山脚开个“科技小窝”。负责人这么吹牛:“连奶茶都能送到5000米,科研还搞不定?”
这事可真是纠结啊:要是让我挑,是拿那院士们的培训经费,还是直接收一大卡车免费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