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人气: 作者:佚名
引子开头
听说大同那帮家伙派了个团队驻扎京城,就盯着高校和企业那点钱袋子,这执着程度简直比小区门口那卖保险的老头还让人头大。
盯上高校实验室
这帮家伙专爱往大学实验室里钻,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赶紧递上名片。他们对清华哪位教授喜欢喝豆汁、北大哪个团队熬夜做实验都门儿清,就连中关村那卖煎饼的也知道他们是来“借技术”的。
去年他们把北航那无人机项目给骗到咱大同来扎根,结果教授一看,最牛的无人机试验场竟然是啥?矿坑!现在每次试验前都得先让地质队来趟地雷阵,教授说这叫产学研深度结合,挺有创意的。
央企民企全不放
见到那央企大佬的热情程度,简直比见亲爹还亲,人家一提想进军新能源,他们赶紧掏出大同风电场的照片。这照片一看就是P的,可那风是真的大——去年就吹跑了三只羊,这事他们倒是闭口不提。
那回遇着个互联网大腕儿,愣说咱这地方气候宜人,适合搞数据中心。结果人家一查平均气温,原来是看中了咱这儿冬天冷得能把硬盘冻坏,省了装空调的钱。
跨国公司的套路
跟老外谈生意,那叫一个高,把咱这经开区吹成“中国鲁尔”,把煤矸山打扮成“工业风公园”。德国佬来考察,咱们特意挑了个雾霾天接机,还跟人家吹这是免费的烟雾特效,挺会玩儿。
最近咱们聊日本那边的机器人公司,提起来咱们大同的工人,说他们特别能适应夜班——你看,煤矿那地方三班倒都搞了六十年了。日本那边的代表悄悄地问翻译,说他们是不是把工人当成了机器人使唤?
高校合作有妙招
签高校协议那时候,得多加两页,特意强调科研成果得在大同找个接盘侠。结果有一次签完,校方惊讶地发现,他们连校办工厂的废料回收项目都觊觎上了。
听说中关村这儿有个笑话,说那些从大同来的官员,他们手提包里老装两样宝贝,一样是项目合作的想法,另一样,就是一块还没写字的省校合作基地的牌子——一看到实验室,就赶紧往门上挂。
飞地孵化器之谜
咱这地下室挂了个“大同飞地孵化器”的牌子,结果物业兄弟三次都当传销点给举报了。有一次搞路演,有个创业小家伙问能提供啥支持,那帮人直接掏出大同刀削面的优惠券,还幽默地说这是“舌尖上的天使投资”。
最近咱们弄了个高招,给煤老板们整了个VR矿难模拟器,那体验,矿工们都说比真事还刺激——就因为那东西能给你来个扣工资的预告。
结尾提问
你们说,他们下次是得去硅谷堵截那谁,还是得跑南极跟企鹅聊冷链运输?这俩地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选哪个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