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5人气: 作者:佚名
浠水县巴河镇那儿的学校,把科技节整成了个长篇连续剧,愣是十年如一日,年年都换新花样,绝不含糊。
名人故里的另类传承
闻一多中学就建在闻家老祠堂那地儿,以前那可是宰相、状元辈出的地方,现在倒好,摇身一变,成了科技达人的温床。校长那家伙一拍脑门,说要搞素质教育,结果直接把个科技节搞成了连续十年的招牌活动。
自2013年起,每到春天,这所学校就摇身一变,成了个科技游乐的天堂。孩子们要么在搞点发明小东西,要么正走在发明这条不归路上。校长把这称作“传承创新魂”,而学生们则觉得这纯粹是“合法的拆家狂欢”。
寒假作业变废为宝
别的学校寒假作业都是做题,可咱们这儿却要来个“大动作”。学校发的那个《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上写得清清楚楚:得搞个科技小东西,还得做一份知识产权的小海报。
娃儿们把家里的老家电、破玩具拆得稀巴烂,起初家长们心疼得要命,后来一看,居然能自己装回去。有个小家伙拿个破电扇搞了个自动喂猫机,现在他家那猫看到电扇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科技节的花式玩法
科技节上,各式项目琳琅满目,就像自助餐一样丰富。记得去年,有个学生弄了个“自动写作业神器”,结果被老师一挥手给扣下了,原因竟是“太实用”了。
那科幻作文大赛火得一塌糊涂,一小子写了篇《要是闻一多老师玩抖音》,结果拿了个最佳创意奖。校长一看,笑得跟个250似的,说:“还好老师早早地挂了。”
劳动教育的新姿势
学校把科技节和劳动教育巧妙融合,弄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智造未来”。高一的小伙子们得搞出点科技创新的东西,高二的大哥大姐们就得去实践科技活动。
去年,一帮学生搞了个自动浇花器,结果把学校那片花坛给泡了。校长大人一语双关,说是“失败的创意,成功的教训”。现在,这东西改头换面,跑去厕所里冲水了。
奖状拿到手软
自2017年那所学校被选为省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校起,它就荣誉满载。单是黄冈市的科技创新竞赛,就揽获了二十多座奖杯。
这事绝了,有个学生弄了个“上课不瞌睡神器”,结果在市里比赛还拿了个大奖。可回来后,各科老师都把它当成了禁物,现在这东西就光荣地摆在校史馆里,成了个教育警示的宝贝。
未来的科学家在这里
十年科技节一过,学校的废品回收站门可罗雀。现在的娃儿们,啥东西都想拆拆看,连食堂那阿姨的勺子都成了他们的小实验玩具。
去年有个娃儿毕业了,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面试的时候,导师问他为啥选了机械这行,那娃儿来了一句:"我在闻一多中学拆了六年东西,拆得有点感情了。"
这问题一出,我脑瓜子都大了:要是我得去那学校混日子,我最想搞个啥东西?是能自动把作业写完的神器,还是能防着老师磨蹭课时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