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30人气: 作者:佚名
每次瞅见签约现场的照片,我就琢磨这些人是不是在玩“木头人”游戏。为啥所有人的表情都跟刚被老板训完还得硬挤出笑脸似的?
签约照片的奥秘
签约现场拍的照片,永远就两种姿势,一种是假装在握手,另一种是假装在看合同。2023年在深圳举办的这场生物医药签约仪式上,12个国家级团队,硬是凑出了36种不同版本的假笑。
我认真钻研过那些照片,从中发现一条规律,职位越高的人,握手时身体前倾的角度越大。深圳先进院有个潘副所长,握手时身体前倾得都快把腰弯成90度了,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学术性鞠躬”。
签约背后的故事
签约现场向来存在两类人,一类人穿着西装革履,另一类人穿着实验室白大褂就来了。在4月29日的这场活动中,研究员於邱黎阳的白大褂上沾有不明液体痕迹,我猜测那或许是他早上做实验时溅到的咖啡。
主办方称这是“五链协同”对接活动,可在现场,我看到了五条不一样的排队线,一条是签约台前面的排队线,一条是自助餐前面的排队线,一条是洗手间前面的排队线,一条是名片交换前面的排队线,还有一条是询问WiFi密码前面的排队线。
生物医药的黑话大全"
“再生医学”这词听起来好像能把挂掉的人给弄活过来,“组织工程材料”听起来仿佛是人体版的乐高积木。潘浩波副所长提到的“细胞基因调控”,要是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我们正教导细胞去做广播体操呢 。
严肃医学成果被转化到消费医疗领域,这意味着什么?以前那些只能在医院进行的项目,现在在抖音直播间就能买到了。预防医学以及精准健康管理呈现出一种新业态,说白了就是要把体检套餐的价格抬高
签约仪式的饮食奥秘"
我参与过三次生物医药签约活动,从中发现一条铁律,活动档次越高,提供的点心尺寸越小。这次活动的马卡龙小得离谱,小到得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估计是为了契合“微观生物”的主题。
签约现场香槟一直喝不完,可没人敢真的喝。大家只是举着杯子晃悠,最后都倒进同一盆栽里。那棵植物说不定是全场吸收科研成果最多的“听众”。
签约后的真实结局"
深圳先进院跟四家企业签的协议当中,有两份属于“意向协议”。这个词在科研领域的实际意思是:咱们先互加微信,后续再作打算。
中欧中心孵出的30多个项目里头,最终能熬过三年的超不过五个。不过这没啥要紧的,关键是签约时候拍的照片足够好看,能发三篇新闻通稿。
科研人员的真实生活"
那些签了约的大佬们,白天在台上谈论着涉及几个亿的合作,到了晚上回到实验室,说不定还得自己动手修理离心机。於邱黎阳总经理的领带下方,隐藏着因昨天熬夜而留下的黑眼圈。
中欧中心有12个国家级团队,签约当天,平均每个团队有三个成员请了病假,这可不是啥巧合,这是科研工作者给“签约仪式”投的最实在的票。
瞅见这儿,你会不会也觉着签约现场的照片越瞅越像行为艺术?你们碰到过最离谱的签约姿势是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