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3人气: 作者:佚名
河南这地界儿,不光能产出胡辣汤,还能产出科技期刊。《河南科技》在1981年就诞生了,比Windows操作系统早四年,可到现在它还坚持出纸质版。
从铅字印刷到知网收录
1981年编辑部采用铅字排版,如今都已登上知网,当年编辑排版后手上满是铅灰,现在改完稿子电脑前全是咖啡渍,科技进步的痕迹这般朴实无华。
维普、万方这些数据库都争着收录,在2018年,它还被日本JST数据库给盯上了。有一本地方科技期刊,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好比县城里的小饭馆上了米其林的推荐名单 。
三个刊号的奇妙联姻
2001年,《创新科技》问世,那时《河南科技》已然20岁。2002年,《乡村科技》加入进来,三个刊号好似三个性格全然不同的室友。2012年,全国报刊进行改革,强制它们合并一起生活。
如今它们共享同一个刊号资源池,各自却保留着特色。这情形如同合租的三兄弟,共用WiFi,冰箱却要划分区域。
科技期刊的自我修养
《河南科技》刚创刊那会,主要登载的是拖拉机维修技术方面的内容,如今都敢探讨人工智能了。信息技术栏目的论文,先是从BASIC语言说起,一直讲到了区块链,这简直是把科技进化史给完美呈现出来了。
工业技术栏目比较接地气,矿业、水利、交通、建筑等方面都会涉及。有一篇关于煤矿安全的论文,其下载量超过了3000次,这表明安全生产始终是硬性需求。
知识产权也很忙
知识产权板块专门钻研如何保护创意,有一篇讲述专利导航的论文,被省里指名表扬,这表明在河南搞发明创造不会被埋没。
最近开了个专栏,在讨论短视频侵权问题,编辑们讲这是跟上时代发展,毕竟科技期刊的小编都悄悄刷抖音找选题了 。
科技管理的野路子
科技管理板块热衷于讨论政策风向。去年有一期进行了新能源补贴变化的预测,两个月后政策调整的情况和论文所讲的完全相同,读者不禁怀疑编辑部是否有人混入了政策研究室。
最近在争论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难题,有位教授写了八页纸来证明,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分钱没谈拢。
纸质刊物的倔强
它们依旧坚持发行纸质版本。听说有个老订户,从刊物创刊开始订阅,一直到退休,家里积攒了四十多年的合订本。编辑部调侃称这是“人类科技史的活化石”。
去年试着弄了个电子刊,后来却发现中老年读者强烈要求留下纸质版。这么看来,有些情怀,就算是二维码也没办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