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6人气: 作者:佚名
北京那头开了个会,一帮院士给泡菜颁奖,这事听起来就挺不靠谱。更不靠谱的是那一群西装革履的大佬,竟然对着泡菜里的微生物研究拍手叫好,画面感十足。
泡菜也有高科技
吉香居那泡菜菌群研究拿了个三等奖,他们拿显微镜研究泡菜,比咱们吃泡菜还来劲。听说他们重构了啥核心微生物菌群,说白了就是让泡菜酸得均匀点。
在这42个获奖项目中,泡菜显得有点另类。别的项目都在探讨食品安全检测和营养健康,而这货却在琢磨怎么让酸菜更爽。科学家们培养出来的那些菌,最终还是得跟着米饭一起下肚。
颁奖现场像菜市场
顾秀莲和刘晓峰两位大佬亲自颁奖,场面搞得跟开超市似的。一等奖二等奖的家伙西装革履,三等奖的家伙抱着泡菜坛子就上台了。台下的院士们八成在嘀咕:要早知道研究泡菜也能得奖,当初就应该去腌咸菜了。
陈君石、任发政、谢明勇这三位工程院院士都莅临现场,他们平日里搞的都是食品安全这档子事,可这次却得对着泡菜里的微生物数据点头哈腰。最悲催的是颁奖那家伙,念完那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奖项名,舌头都快打结了,哈哈哈。
2002年的老规矩
2002年这奖就开了挂,那时候诺基亚那可是手机界的扛把子。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整的,可它愣是没把泡菜能不能参赛的事说明白。马辉峰那帮子51人拿了个科技创新奖,你猜怎么着?有没有人琢磨过,泡菜缸里那层白膜怎么长得比银行存款还快?
科技部那时候批设奖项时,肯定没料到会颁发给泡菜菌群这东西。这不就像你妈让你好好读书,结果你成了一名游戏代练一样。在那42个获奖的项目里,泡菜这事算是最贴近生活的了,毕竟其他那些项目,普通人连名字都搞不清楚。
院士们的泡菜时间
陈君石老先生搞了一辈子食品安全研究,最后竟然成了泡菜的代言人。任发政老先生负责学校的食品安全,现在得琢磨泡菜能不能在学校里流行起来。谢明勇老先生的实验室里,泡菜说不定会和分子料理成为好搭档。
这颁奖照片简直太神奇了,你看,那穿白大褂的和西装革履的,他们竟然肩并肩站在一起,背景板上还写着“科技进步”四个大字,手里还拿着泡菜研究报告。这事要是在2023年发生,那可真是说明咱们人类对酸味的热爱,简直就像那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永无止境!
泡菜比存款靠谱
吉香居的研究表明,泡菜里的微生物比A股的波动来得更靠谱。他们研发的那啥重构技术,八成就是为了防止你家的泡菜坛子突然变坏。在那些拿了科技创新奖的51个人里,说不定就有家伙在琢磨:怎么让泡菜变成比理财产品还靠谱的投资。
这42个获奖项目中,最接地气的还得数这个,其他那些东西离咱老百姓太遥远。你看,咱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虽然不咋地,但至少能自我安慰:家里的泡菜坛子里的微生物们还在辛勤地繁衍生息。
科学家也爱下饭菜
颁奖礼上最戳心的一幕来了,一帮子板着脸的科研大拿,正一本正经地探讨泡菜是跟粥更配还是饭。那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听起来简直高大上得不行,可咱们心里记得的,就剩那泡菜了。这不就是说了,在吃这方面,咱们的院士跟普通老百姓,终于达成了共识,哈哈。
下次要是有人吹牛逼说“搞科研没卵用”,你就跟他说:瞧瞧,有人就靠研究泡菜,愣是拿了个国家级大奖。虽说这奖不能当饭吃,可人家得奖的泡菜,味道那叫一个绝,吃下去,胃口都好多了。
这问题一出,让人犯难,你是想钻研那种能跟癌细胞斗智斗勇的抗癌神药,还是想琢磨怎么让泡菜嚼起来嘎嘣脆?逗比点说,你是想当个救死扶伤的侠客,还是想成为泡菜界的美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