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9人气: 作者:佚名
听说哈工农职院的老师们最近都去克东溜达了一圈?别误会,可不是去玩儿,人家是直接钻进了牛圈里头开课。现在这世道,大学老师也得跟牛粪味儿混熟了才能讲课。
教师下乡记
周启扉副院长领着俩技术大拿,火急火燎地赶往克东县职教中心,搞新学期的教学安排。我一看课表,笑得合不拢嘴:农机维护课就在拖拉机边上开讲,兽医课直接搬到牛圈里去。要是有谁上课犯困,估计得被牛叫声给惊得一个激灵。
传闻这学期咱们得着重培养解决养殖业的实际问题能力。我猜,考试的时候得让学生现场给奶牛接生了?要是接生不顺利,这门课怕是要挂科。
企业来真的
克东腐乳集团这操作挺地道,直接让学生亲自上生产线把控质量关。要是哪位同学不小心把腐乳做咸了,全县人民估计都得开骂。电力公司这招更绝,让学生跟着电工爬电线杆,还美其名曰“定向培训”,真是够狠的。
公司派专人搞“传帮带”,说白了就是让那些老油条盯着这些新手别出洋相。现在大学生实习还得签个“生死状”?要是学生在牛棚里被牛撞了,这算工伤还是算挂科?
三方联动的玄机
学校搞师资,企业给地儿,县政府来出招。这所谓的政校企三方合作,说白了就是:县里缺人,企业要便宜工,学校看中就业率。各自得偿所愿,没谁占便宜。
姜士宏校长这话说得挺有道理,能解决地方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咱们来聊聊,这方法真是绝了——把大学生当免费苦力用,还打着“实践教育”的旗号。企业省了培训的钱,学校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一箭双雕。
课程接地气
这课程安排挺带劲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还有那智能农机操作。我寻思,这帮学生毕业后是要去修无人机还是开拖拉机?万一在田里用手机指挥无人机喷农药,手机不小心掉粪坑里了,这事算不算教学事故?
学校宣称这是“需求导向”,可我觉得这分明就是“缺啥人就把啥班开”。养殖场缺人手?那就来个畜牧班!电力公司人手不够?直接开个电工班!要是哪天殡仪馆缺人了,难不成还得弄个“殡葬服务专业”不成?
就业直通车
招聘会搞得很是时候,还没等学生走出校门,就被企业给挑走了。要是在那些大城市里,这事保不齐得被喷成“血汗工厂”。可在这县城里,这事倒成了“精准就业”。企业省了那招聘的麻烦,学生也省了找工作的焦虑。
我好奇,这帮小年轻毕业了工资够不够在城里买个茅房?要是回县城拿3000块,那不就只能在老家混吃等死,要不就去城里当个外卖小哥?这可真是个纠结的难题。
说起来这“牛圈里上课,生产线边考试”的职业教育,真就能培育出咱们农村发展急需的人才不?来来来,评论区里尽情吐槽一番,点个赞,转发一下,别光顾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