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0人气: 作者:佚名
上市公司搞财务造假这种事并不稀奇,然而,能把资产减值这事玩得像行为艺术一样的情况实在罕见。山东如意集团最近就给咱演示了一回,他们把没实缴的股权当作宝贝,整整两年都没计提减值,最终被山东证监局抓住,逼着写检查 。
股权投资变空气投资
2021年末如意集团拿资产换了佛山莱卡百分之二十五点七二的股权,后来却发觉对方实物出资没达到规定数额,现金出资还全都转走了。这情形好比花了实实在在的钱买了张电影票,入场后却发现屏幕是用纸糊的。更过分的是公司明明清楚这件事,却在2022到2023年的财报里装作不知道 。
佛山莱卡成立之后,根本就没开展业务,生产车间里的灰都有三寸厚了。然而在如意集团的财报上面,这笔投资仍旧显得光鲜亮丽。审计师估计是闭着眼睛签字的,毕竟睁眼说瞎话可得有勇气才行。
关联交易玩捉迷藏
这家空壳公司的控股股东,与如意集团控股股东是亲兄弟,按照规定,这种情况得按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然而这家公司却不这么做,非要跟监管部门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证监局查了两年才发现,原来他们早就把关联交易做成了连连看游戏。
最厉害的操作是,连董事会的流程都没走,几个高管就在私下把字签了。他们这种把公司当成自己家客厅的行为,真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公司章程当成厕纸来用了。
七人份的警示套餐
邱亚夫在当时担任董事长期间带头违规,成功凑齐了证监会的“七龙珠”警告,他身为大佬还兼任控股股东董事长,完美诠释了啥叫“左右手互搏”,如今他的诚信档案里,估计新的违规记录都没地方写了。
其他六位高管也得了个跟“勤勉尽责”意思相反的奖,其中有时任总经理杜元姝,还有财务总监张义英。他们靠实际行动表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有时候玩起把戏来比魔术师还厉害。
减值计提的数学难题
按照会计准则,资产要是明显减值那就得立刻计提。然而如意集团的财务部可能数学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竟然算不出25.72%的零是多少。他们一直坚持这样认为,没有实缴的股权就如同没有中奖的彩票,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增值了。
这种乐观的精神是值得去学习的,要是把它运用在正儿八经的经营当中,说不定早就能够扭亏为盈了。可现在的情况却是,连证监局都看不下去了,还亲自去教他们做减法 。
监管部门的无奈之举
山东证监局这回下了两道命令,一道是责令改正,另一道是警示函。这情形好比老师发现学生作弊,既要让其重写作业,又要在档案里记过。然而对于惯犯来讲,这样的处罚就如同挠痒痒一般。
比较有意思的是,要把违规行为记录到诚信档案里。然而瞅瞅这几位的履历,他们的档案恐怕早就满得装不下了。建议下次直接给他们戴上电子脚镣,省得他们还在资本市场上瞎折腾。
韭菜们的生存指南
这件事告诉咱,瞅上市公司财报得跟查女朋友手机似的,关键信息常常藏在关联交易跟资产减值里头,尤其是那种名字带“新材料”“高科技”的子公司,十有八九是专门用来财务洗澡的。
下次要是再瞅见上市公司突然冒出来个长期股权投资,那就建议直接去打开股票软件,然后点卖出。毕竟实控人都已经不要脸到这份上了,小散还留着股票,难道是等着当传家宝不成?
各位觉着,这种多次教育都不改正的公司,是不是得罚他们董事长去证监会门口打扫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