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30人气: 作者:佚名
每次瞅见老外过节,国内品牌就慌得不行。产品明明挺好,可节日营销却做得跟群发拜年短信似的。
节日就是他们的双十一
欧美那边的人过节可比咱们要认真好多。在黑五那天,美国商场门口排队的场面就跟春运时的火车站有得一拼。2022年黑五的时候,线上销售额达到了91.2亿美元,比国内618还要厉害。
圣诞节的时候情况更离谱,英国人平均每人要干掉28个肉馅饼,虽说这玩意难吃的跟中药做的丸子似的。但要是你胆敢在广告里头讲这东西难吃,隔天就能收到律师发来的信。
别把月饼套路搬过去
有个国内品牌在万圣节弄了个转发抽奖活动,奖品是粽子。老外瞅见那绿油油的粽子,还以为是啥新型南瓜灯。文化差异这事,就跟给英国人送茶叶一样,纯粹是找揍。
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有个国产手机品牌在广告当中使用了火鸡emoji。结果土耳其的用户们集体进行投诉,为啥?因为火鸡跟土耳其的英文都是Turkey。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就连谷歌翻译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不吃土味情话这套
情人节时,在国内写“爱你就像爱WiFi”,或许还凑合,在欧美要是这么说,会被当成变态。去年,有品牌在TikTok发了条内容,是“my love is bigger than Black Friday discounts”,结果点赞数还没投诉的多。
最好跟可口可乐学学,每年圣诞节都搞卡车巡游,这一搞就是十年。如今英国小孩一瞅见红色卡车,就大喊Santa,哪怕车里装的是肥宅快乐水 。
打折不如讲个好故事
宜家去年圣诞广告里有棵圣诞树,这棵树会逃跑,最后发现它只是想去贫民区陪着孤寡老人。这条片子在油管上播放量突破一亿,它比那种“全场五折”的广告效果要好上十倍。
有个做暖宝宝的品牌更厉害,在广告里宣称自家产品能让英国人在家穿短袖过圣诞,结果被环保组织骂上了热搜,不过销量涨了300%。
别碰这三个雷区
有品牌在复活节广告里弄兔子抽烟这事,动物保护组织直接上门扯横幅抗议。还有个做服装的,母亲节时说穿他们衣服孩子会更爱妈妈,当天就被妈妈们喷得把帖子删了。
最悲催的是某个白酒品牌,在春节广告当中出现了圣诞老人喝茅台的画面。老外一脸茫然,心说:这穿红衣服的老头不是给可口可乐代言的?
现在上车还来得及
TikTok上,#christmascountdown标签的播放量已突破50亿,此时着手策划圣诞营销,总好过平安夜才发一句“圣诞快乐” 。
去年有个卖拖鞋的牌子,黑五前一周才开始搞营销。然后在Reddit上发了个帖子,内容是穿他们的拖鞋踢前任,结果居然卖出去两万双。
所以问题就来了,你们见过最离谱的节日营销搞砸的场面是哪一家,说出来能让大伙乐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