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人气: 作者:佚名
每次瞥见那“点击上方图片快速预约”的按钮,我就忍不住想逗比一下:这东西真能比那挂号窗口的黄牛抢到号快不快?
医院服务理念
济南那家叫远大中医脑康的医院,门口挂着“患者至上”的大牌子,可每次我去,总能看到护士小姐姐对着电脑屏幕翻个白眼。医院里头是有个价格监管部门,但上次隔壁的大爷拿着收费单研究了老半天,最后算出来,那“诊疗费”后面的数字,简直比他退休金还壮观得让人眼花缭乱。
合理用药这事简直就像是个神秘的学问。上次我感冒了,跑去医院拿药,那医生一挥手,给我开了七种药片。我去结账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有两盒是补钙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医生以前在骨科混了十年。
儿童人格障碍早期信号
有些爹妈总爱把熊孩子的火爆脾气当个性,可班主任一打电话,说那小子操场拿粉笔给全班同学算命,这才发现问题严重。早期的人格障碍表现其实挺明显的:比如你家那谁抢玩具时眼神跟华尔街的狼似的,再比如把“我不吃青菜”变成绝食抗议的大戏。
明显点说,这娃把撒谎当成了才艺秀。我那表弟才八岁,就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跟人说“作业让狗给啃了”,他家那仓鼠可没这本事。要是个孩子老是把“规矩”不当回事,家长们得先自查自省——当然,说不定是隔壁那熊孩子带坏的。
医院防腐败措施
这家医院宣称绝不收红包,可我二舅去年做手术时,还是偷偷往主刀医生的白大褂里塞了个红包。结果,后来才发现,那件白大褂其实是CT室的王医生穿的。他们内部管理是真严格,记得有一次,主任把实习生骂得狠了,就因为那小子把“精神分裂”写成了“精神分裂优惠套餐”,哈哈哈。
这收费挺透明,至少不像某些医院那么会玩文字游戏,把“注射费”硬是拆成了“针头费”、“推药费”和“护士微笑服务费”。住院部那墙上贴的举报电话,字号大得连近视八百度的老太太都能一眼看清。
家长应对指南
娃儿有点不对劲,别急着往网上搜,百度那东西一查就得绝症。我那邻居按着网红那啥育儿博主的方法治娃儿的多动症,现在全家都跟着娃儿一块儿蹦迪去了。正经事是得带娃儿去正规医院瞧瞧,就算医生得让你先填二十几张心理测试卷子也行。
家里头那环境真是挺关键的,我见过一绝的例子,那家长为了改掉娃子暴力那毛病,天天在家跟娃子来个“爱的拥抱”,结果三个月后,那娃子竟然转行去练柔道了。所以说,家长们,你们要是想让孩子改邪归正,先把自己的手机里那些暴力游戏给删了得了。
医院真实水平
远大医院那“中西医结合”的宣传挺逗的,这不,上次看到一位老专家给病人把完脉,回头就对着电脑开起了电子药方。他们那所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其实就是:不管谁失眠了,都统一推荐数羊,只不过有的人数的是蒙古羊,有的人数的是小尾寒羊。
那家儿童心理科还真有两下子,弄了个高科技东西能检测出小家伙撒谎时的大脑活动——结果这东西最牛的功能竟然是帮爹妈鉴定孩子那“作业已经写完”的鬼话是不是真的。
就医流程吐槽
400开头的预约电话看着挺高大上,可一打过去,多半是“忙音连篇”。记得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排队等号,眼睁睁看着显示屏上号码跳了三十多个,电话那头还一个劲儿地播着“您耐心等待,这是对医疗服务品质的体现”。现在,我学乖了,要抢专家号,就得提前半小时就开始猛按重拨键,拼的就是手速。
医院老说“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可从来不会提醒你挂号得半夜就去。上次碰见一家长大半夜带着孩子排队,说是要治多动症——瞧那孩子安静玩手机的样子,我估摸着家长自己才是最需要治疗的。
你们听说过最扯淡的医疗收费没?比如我之前就碰到过一家医院,居然把“开灯费”算在手术的额外费用里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