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3人气: 作者:佚名
镜头前,新闻主播哭得像梨花带雨,结果第二天就被领导请去喝了个小茶。这世道,连感情都得像称粮食一样,多一丁点都不行,简直是违规操作。
话筒前的表情管理
女主播读到城管打人的新闻时,那眼神儿简直能杀人,结果月底绩效直接缩水,就剩条裤衩了。台里新出台的规定,要求咱们播音员笑得跟殡仪馆似的,专业得要死。听说这笑容既亲切又不会泄露心声。现在导播间里还备了个量角器,就为了确保咱们的嘴角上扬角度得达标,45度,不多不少。
那实习生把悼词读得跟放鞭炮似的,结果就被派去给半夜的养猪节目配音了。老油条教诲说,就算看到再感人的救灾新闻,喉咙里的颤动也别超过三下每秒;碰到再气人的食品安全丑闻,眉头别抬得比头顶还高。反正,咱这工资卡可比正义感重要多了。
菜市场的政治课
那央视里的家伙为了感受民间疾苦,特意跑到早市装成卖土豆的。没想到跟大妈们聊得太把“蒜你狠”这事说成了政府调控失灵,回来后得重新恶补《新闻联播语气控制手册》。现在他们那部门,办公室里摆满了仙人掌,还美其名曰说是培养啥“带刺的温柔”。
直播时连线了个卖菜的,那货突然来了一句:“你们这些记者只会说好听的。”导播一听,吓得差点儿心梗,赶紧切回演播室。那时候,主播正咬着嘴唇强颜欢笑。后来,台里下了严令,所有上镜的群众都得先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试关,答对八题才有资格露脸。
提词器的秘密战争
这省级电视台搞了个新花样,让主播播新闻能带点“嗯啊”之类的语气词。这招还真灵,民生新闻的收视率直接飙升,可时政新闻那头却收到了二十多封吐槽信。现在,提词器分成了两套,红字那块得用播音腔,蓝字那块才能随便来。有些主播抱怨说这比川剧变脸还复杂,上周就有人把蓝字念成了红腔,现在人家在后勤科负责给那些绿植浇水。
技术部最近搞了个新东西,这东西能实时监控语音的波动。结果,测试的时候,把一主播念台风预警那紧张兮兮的语气给判成了“幸灾乐祸”,直接让那家伙写了三千字的检讨书。现在这帮主播上班都得带着个“情绪稳定剂”,也就是俗称的“面瘫口服液”。
直播间里的无间道
这家伙跑去电台面试主播,结果把交通状况念得跟悬疑片似的,居然直接被破格录取去主持午夜恐怖故事节目。领导觉得这人才要是去正经新闻栏目就太浪费了,索性让他去坑害那些失眠的听众。现在他们台的风格简直绝了:白天播新闻,冷得像冰块,晚上就玩儿地摊文学,专吓唬听众。
那天天气播报员笑得那叫一个欢畅,高温预报时笑点都失控了,结果被网友恶搞成了“求雨失败”的表情包。气象局急了,专门下函要求这位家伙端正态度,现在播报暴雨预警前都得先在心里默念三遍“我家阳台衣服别晾”。更逗的是,有一次预报冰雹,这家伙全程都保持着那副“我啥都没说”的淡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