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2人气: 作者:佚名
听说练那低音能让人家嗓子变宽?这可真是独一份儿,嗓子想胖不用吃火锅就能办到。
为什么低音这么重要
低音这东西,简直就是声带的健身操,练得多了,你的声道就能从一条小道升级成四车道。2021年,加州大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天练20分钟低音,三个月后,声带面积能平均涨17%。别误会,我可不是让你把嗓子练成低音炮,而是要让声带学会偷懒,还能唱出好听的歌。
练低音这事,简直就是个懒人福音。你瞧,高音那东西,练个半小时就能让人累得跟狗似的,可低音,愣是能让你练俩小时还精神抖擞,抖音刷得那叫一个欢快。这不,北京音乐学院的王教授都说了,他教的那帮流行唱法的学生里,那些死命练低音的,毕业演出的时候成功率比那些只练高音的,硬生生高了40个百分点。
喉位是个技术活
找喉位就像在脖子那块儿玩藏猫猫,得精准摸到比平时说话时低两厘米的那个点。广州那声乐老师李强教咱们学生一招:吞口水定位法,吞到一半儿突然停下,这时候喉位的高度正好。记好了,千万别压着喉头,否则你唱起歌来,搞不好《孤勇者》都能唱出《今夜无人入睡》的范儿。
找喉位比找对象还费劲。据上海某KTV的一项调查,90%的人在唱到副歌部分时,喉位就会不自觉地升高。有个小窍门就是想象自己下巴上挂着5公斤重的哑铃,虽然这模样有点像得了颈椎病,但确实能有效固定喉位。专业歌手还建议每天对着镜子练习20次,坚持两周后,就能形成肌肉记忆了。
松弛不是躺平
别把嗓子松成懒汉那样,你得像刚睡醒时打哈欠那样自然放松,那时喉咙才会自动张开。有个奇怪的现象,越想放松,反而越容易紧张。深圳那家音乐治疗中心的数据说,一边玩手机一边练低音的人,效果比专心致志练的人高出30%。
检验自己是否彻底放松的小技巧是:要是能一边练唱低音一边啃鸭脖,那咱的肌肉肯定已经彻底放松了。但记着,别真啃,万一噎着了,那可就不是练嗓子了,得变成去急诊室了。重庆某Livehouse的主唱爆料说,他每次上台前都会来个10次“翻白眼放松法”,虽然观众都以为他突然生病了,但他的低音唱得那叫一个稳,稳得跟老狗似的。
气息是隐形支架
练低音得把气吸得跟网购时抢优惠券似的——看似没卵用,可就是离不了。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整了个“快递箱练气法”:对着纸箱子唱低音,要是箱子不动,那就说明你吸的气不够。有个学员练了仨月,现在他家送快递的都以为他成物流专家了。
唱歌不讲究,低音变放屁,这事还真不少。杭州那录音棚一统计,85%的录音出问题,歌手们都是用胸式呼吸搞的鬼。要我说,唱歌得像挤水袋似的,肚子用力往下压。有个狠人为了练这招,还绑了个血压计唱歌,现在每次上台,观众都以为他要量血压。
声带也要断舍离
唱得响亮不等于就牛X,得跟程序员删代码似的,精简到极致。咱声乐圈儿有次大实验,用个小东西往嗓子眼儿里一探,发现那些唱低音的高手,只有嗓子里的三分之一在卖力工作,其余的都偷懒去了。所以你看,那些酒吧里的驻唱,唱一天都不会哑,你唱个三两首歌,嗓子就抗议了。
学这门手艺,能让你模仿出猫叫声。可不是那种装模作样的“喵喵”,而是猫儿瞧见黄瓜那时候的狂躁声。成都那边的熊猫馆里,饲养员们都说,大熊猫求偶时发出的低吼,那才是正宗的教材。但可别在家小区里瞎练,小心招来邻居的投诉。就有那么一位网友,死脑筋地照着这法子练,结果现在成了宠物医院的常客,VIP客户都算不上,简直就是VIP中的VIP。
低音是高音的爹
声乐老师老爱说:“你连低音都唱不溜,还想上天飙高音?”这不就像还没学会怎么走路,就想着去玩跑酷似的。2023年,《流行声乐》那本杂志一调查,发现那些能唱到G5以上的歌手,他们的低音范围平均都比咱们普通人宽了五度。还真有个选秀小哥哥就靠着这个理论逆袭了,海选的时候,别人都骂他是“人间”,结果,现在人家成了“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