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人气: 作者:佚名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第一节社会态度
1. 社会态度概况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对周围的人、事、物所持有的相对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部分构成。
1. 认知部分
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某些态度对象或态度主体所持有的认识、观念、形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偏见性思维方式。研究表明,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具有偏见性。例如,在西方社会,提到黑人,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黑人愚笨、落后、原始等。
2.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某一态度对象的体验,如喜欢或不喜欢等。态度反应或选择并非单纯的情绪反应,而是认知与情感的综合性质,虽然带有情绪倾向,但其实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3. 动作倾向分量
社会态度的行为成分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旦形成,必然影响人们与态度对象相关的行为;另一方面,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向性效应。
2.社会态度的作用
1. 自适应功能
意思是说,人的态度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后对更好地适应环境起着作用。适当的态度会让我们获得认可、赞同、奖励或者与重要的人(父母、老师、雇主、朋友等)或团体相处融洽。
2.自我防卫功能
态度是人们在受到贬低时保护自己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就会表现出自以为是、鄙视“富而不德”的人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 价值表达功能
很多时候,特定的态度往往表明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观念。比如,在参加群众运动时,手举某个政治家的标语牌,就表明你认同该运动的主题。
4. 识别或理解功能
态度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参照框架,作为构建世界的一种手段,从而产生意义感。例如,在政治辩论中,你的态度通常会为评估政治候选人提供一个参照框架。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
1. 印象形成的概述
一般而言,印象是我们对他人的能力、性格、品质等特征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初次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根据旧有的经验对它进行主观认识,对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概念的过程。
2.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效应是将一个群体的特征或动机概括化,并将概括的群体特征归因于群体中的每个人,假定他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特征,而不管群体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
对于人的外貌特征,我们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概念,首先是与人的性格、种族和外貌吸引力相结合的。因此,我们也按照这三个方面对人进行分类。当我们把一个人归入其中一类时,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备这一类的特征。
比如,晚上有人敲你的门,而且是个女人,你会立刻想到她的善良和软弱,所以即使是晚上,你也会认为她对你不构成威胁,并平静地请她进来;如果是个体格强壮的男人,你就会拒绝让他进门。
2.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质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质做出类似的判断。这就是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吸引力具有显著的光环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其他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不仅是外表吸引力,对其他品质,特别是重要品质的认可也有同样的效果。光环效应导致个体对别人的印象产生偏颇的判断。不过,通过这个渠道建立印象确实是最快、最经济的。
3.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之后获得的信息对整体印象的形成产生更大影响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又称首因效应。
一般情况下,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对后续信息的理解和组织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作用。由于心理上需要保持认知和情绪的平衡,人们对后续信息的理解往往以第一印象为依据。
4.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对整体印象的形成有更大的影响的现象。它也被称为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吸引注意力的信息,或者原有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难以回忆起旧信息,或者对一个人的判断取决于当前情况时,往往会主要根据近期信息形成印象,这时就会发生近因效应。此外,性格特征也会影响近因效应的发生,思想开放、思维灵活的人更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而性格保守、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更容易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
5. 投影效果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己之小气量人”,是指在与他人交往时,把自己不愉快、不能接受的想法、特点、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此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点。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自私,大方的人总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吝啬。
第三节 人际关系
1. 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互动而形成的直接的社会心理关系,它反映个体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和变化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2.人际需求和基本人际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理论,人际需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包容性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渴望与他人交往、建立联系、维持和谐关系。包容需要强,与他人的交往水平就会提高,交往行为呈现沟通、兼容、归属等特征;反之,与他人的交往水平就会降低,在交往中表现出孤立、退缩、疏远、忽视、拒绝等特征。
2. 控制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基于权力或权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控制欲强的人的行为特征包括使用权力、支配和领导他人,而相反的行为则更为复杂,如反抗权威、无视命令或被支配而追随他人。
3.情感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渴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由此产生的积极动机和行为包括爱、亲密、关心等;当这种需要缺乏时,则表现为冷漠、厌恶、仇恨、疏远等。
2.人际吸引力
1. 人际吸引力的概念
人际吸引力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喜爱和亲近的现象。人际吸引力是在融入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引力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而吸引力的强烈形式是爱情或浪漫。
2.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1. 相似性和互补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被他们吸引。他人的想法和态度与我们自己的相似或一致,是对我们自身观点正确性的确认,因此人们更喜欢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互补性吸引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当双方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互补时,双方的好感度就会增加。
2. 个人素质
在大多数情况下,外貌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喜欢那些美丽、有吸引力的人。一方面,每个人都爱美;另一方面,与美丽的人交往也会让我们感到荣幸和光荣。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外在因素逐渐淡化,交流者的内在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人格特质的人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
3. 亲近和熟悉
在恋爱初期,身体距离较近的个体有更多互动机会,也更容易增进彼此的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不重要。
第四节 团体心理学
1. 团体心理学概述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心中普遍存在的共同的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倾向,反映该群体的社会状况。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员,其心理状态必然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和影响。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愉快的群体心理氛围就会感染他,使他忘记烦恼。如果群体中存在不良的心理氛围,如不信任、怀疑等,就会投射到个体身上,成为他的性格特征。
2.社会促进与社会惯性
1. 社会推广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共同活动或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其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例如,如果一个人独自骑自行车,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如果他与其他人一起骑自行车竞争,他就能骑得更快。但有时,其他人的存在不仅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例如,在考试时,有的考生因为老师就站在旁边,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这种在他人在场或与他人共同活动时降低个体行为效率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
2. 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是指一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中每个成员付出的努力比个人单独完成任务时要少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合作,各自的工作绩效无法单独计算的情况下。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方法是:
1、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果,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评价的。
2.帮助小组成员认可其他人的工作成就,并让他们知道其他人也在努力工作。
3.控制群体的规模,让更多的成员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三、利他行为与攻击行为
1.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不求回报的自愿行为,是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的行为。与利他行为密切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帮助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等。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有四个特点:
第一,自愿性。利他行为是自愿的,不受外力强迫的。
第二、利他主义:唯一目的是造福他人。
第三,利他主义是无私的奉献,不求任何回报;
第四,损失。利他行为是自我牺牲的行为,需要个体付出一定的代价。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是否有利他动机,此外还有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数量、他人的榜样、需要帮助的人的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的人的性格、性别、情绪等。社会氛围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当社会氛围恶劣、正义难以维护、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时,人际冷漠就更为常见。
20世纪70年代,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发现了责任分散效应。所谓责任分散效应,是指随着旁观者数量的增加,利他行为趋于减少,或者说,其他人的存在对个体利他行为有抑制作用。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利他行为复杂的一面。
(二)侵权
攻击行为又称冒犯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的行为。攻击行为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明确的;其次,它是有害的,即对他人造成损害;最后,它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有伤害的动机和意图。
针对中小学生经常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呢?心理学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泄:宣泄是能量的释放。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攻击性情绪,如果让他以某种方式释放和表达这些情绪,就可以消除实际的攻击性行为。
2、刑法: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犯罪行为。但使用刑罚要慎重,因为刑罚本身也是一种秦法,为受罚者起示范作用。刑罚要适时、适度、适当、公正,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3、同理心:同理心是对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就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有攻击性的孩子扮演被攻击的角色,理解他的痛苦。
4.认知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个体正确分析所接收的社会信息,并帮助其做出非敌对的归因,逐渐发展出一套更适应性强的社会行为。
5. 榜样和大众媒体宣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攻击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而不是宣扬暴力,对消除孩子的攻击行为至关重要。
四、社会影响
1. 跟随大众
1. 一致性的概念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个人观点,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从众可以表现为在暂时的特定情境下采取主导行为,如在暴乱中跟随大家去破坏;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接受主导思想和行为,如遵从风俗习惯。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足以应对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况,因此个体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尽可能地适应未知的世界。
2. 符合性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与内部自我判断是否一致,从众行为可分为以下三类:
(1)真正的顺从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在行为上与群体一致,而且在内心观念上也与群体一致,真正的从众是个体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不会引起个体的心理冲突。
(2)跟随大众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虽然按照群体行事,但他或她可能暗自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而真相隐藏在他或她自己的内心之中。
(3)不要随波逐流
不从众有两种:一种是内心虽然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些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比如,当群体激动的时候,作为领导者,虽然情感上认同群体,但行动上需要保持理性。这是不一致的假不从众。另一种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不跟随群体。这是不一致的真不从众。
3. 影响从众的因素
(1)个体特征
第一,年龄与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随大流。从年龄上看,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随大流。第二,知识与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的了解越多,随大流的可能性就越小。最后,性格特征。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随大流的可能性就越小。
(2)群体因素
首先,群体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随着群体成员数量的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增强,群体成员的从众倾向会增强。此外,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权威越高,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3)刺激因素
第一,刺激的明确性。刺激越模糊,人们越容易随大流。第二,刺激的内容。如果刺激的内容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人们就更容易随大流。
2. 服从
1. 服从的概念
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愿行事的社会现象。服从与从众有着根本区别。从众是个体自愿的行为,而服从则完全不自愿,而是应他人要求而为。服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二是在某些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2. 影响服从的因素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指挥官的权威。指挥官的权威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越高、权力越大、知识越丰富、年龄越大、能力越出众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力的因素。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与人格特质。实验研究表明,服从者具有明显的权威主义人格特质,表现出个人迷信、盲目崇拜等特点。
(3)情境压力。一是权威的接近性。权威离个体越近,个体服从权威的比率就越高。二是受害者的接近性。个体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越直接,其内心所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服从伤害他人的权威的比率就越低。
3. 个人服从的理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表现出顺从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法定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特定情境下,我们有义务服从那些被社会赋予更大权力的角色。比如,学生要服从老师;病人要服从医生;在实验室里,受试者要服从实验者,尤其是在陌生的情境下,这强化了受试者服从实验者命令的“准备状态”。
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行为都有责任感,如果我们认为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我们,尤其是指挥者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是我们,而是指挥者,因此我们不需要为这个行为负责。这时候就出现了责任转移,导致人们不去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