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人气: 作者:佚名
“我很焦虑。人工智能似乎比我聪明多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人工智能似乎无所不能。未来它会取代哪些类型的工作?”
“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出了像人类一样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我们是应该冷静面对,还是谨慎小心?”
智能时代
人类将如何
人工智能共存?
查看以下故事
也许它可以给我们带来
新的灵感和思考
↓↓↓
在过去,处理核废料被认为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但如今在英国塞拉菲尔德,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大大缩短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湖北襄阳铁路工人李桑榆设计成功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喷漆工只需输入卡车照片,系统就能自动检测车牌号,准确率高达97%。传统的人工喷漆不仅效率低、出错率高,还威胁人们的健康。
李师父说:“我想帮助更多的人减轻工作量,不把青春和时间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上。”
......
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取代很多低技能或者高风险的工作,这是必然趋势,但也必然会催生新的职业类型,如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伍尔德里奇引用医生的工作来表达他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医生在图像中识别人体病变,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利用社交技能和人性化接触来理解和与患者沟通”。
在他看来,这部分工作是AI无法取代的。
对于人类来说,持续学习可能成为终身的事业,唯有拥有独特的技能,才能在智能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就像我们熟知的埃隆·马斯克,10岁学会编程,十几岁时读完4000多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攻读物理和经济学双学位,自学火箭、汽车、电池等不同领域的最新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2017年5月23日,乌镇围棋峰会上,世界冠军柯洁与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对决,最终0:3落败。
此前,AlphaGo已经战胜了古力、聂卫平、常昊、李世石等多位围棋高手,相比围棋高手多年的潜心研究,AlphaGo的自我对弈训练仅用了14个月。
柯洁曾感叹:“在AlphaGo的自我提升上,人类太过冗余了。”
对此,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有自己的见解。李世石被AlphaGo打败时,他走在街上,遇见一群下棋的老人。他走上前问他们,“现在已经有计算机下棋比人厉害了,你们觉得下棋还有意思吗?”
老人们的回答是:“计算机打败人类象棋冠军是他们的事,下象棋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我们仍然可以受益。”
多么明智的答案!
“赢当然是快乐,输也是快乐”,爱下棋的老人家确实活得很精彩。有了这个心态,我们不用太紧张“人类和人工智能能否和谐共存”!
“现代机器人教父”石黑浩推出了名为Erica的互动机器人,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机器人”。
得益于引入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识别算法,Erica可以与人类进行交流,识别声音和图像,并用手势表达情感。
石黑浩设计它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日本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他认为用Erica来陪伴老人、帮助缓解老人孤独感是合适的。
那么,机器人真的能在情感层面取代人类吗?石黑浩曾经制造过一个和女儿几乎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有一次,他想让女儿和它一起玩,但两人打完招呼后,女儿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崩溃大哭。
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教授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系统最大的限制是它们没有人际交往能力,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生气、失望或沮丧。”
是的
最先进的机器人公司
无法比较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灯光温馨”
但
机器人的出现
这又会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人怎样才能成为人?
莎士比亚为什么值得他这么评价?
“宇宙之本源,万物之始”
称赞?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
人的价值又将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微信公众号
总制片人:庄殿军、夏晓晖
制片人:杨春国、赵迎新
主编: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