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4人气: 作者:佚名
20世纪30年代,作家唐涛先在上海一家商店当学徒,后在上海邮局当邮递员。正如今天的年轻人对城市生活感到空虚和绝望一样,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知青也曾迷茫过。唐涛后来写到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抗拒:“古人说,要独立于世界之外。我没有这样的能力,还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所以我发誓要活得有意义——一种和眼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开始投稿。
唐涛是一个大时代里的小例子,但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工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短暂的春天,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热情被大大激发,城市生活也确实成为时代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周刊》成为民国时期城市生活的缩影。《生活周刊》创刊于1925年,1926年起第二期由邹韬奋接任主编兼主笔。1933年,因《生活周刊》鲜明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政策,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如今,公众或许认为邹韬奋先生是一位爱国者,但实际上,他是一位“疯狂的杂志出版人”。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出版了20多种杂志。他主持《生活》周刊后,到1932年,每期发行量已达15.5万册,接近当时名声大噪的《申报》,创下了当时中国杂志发行量的最高纪录。后来,他主持的《大众生活》卖了20万册,再次创下了中国杂志发行量的新纪录。在识字率只有30%左右的民国时期,这堪称出版史上的奇迹。有意思的是,邹韬奋在未完成的遗作《苦难的一生》中,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当《生活》周刊发行量达到15万册时,作家苏雪林把这个数字告诉了胡适,但胡适绝对不相信。
《生活周刊》创刊号的创刊词是:“世界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人类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这一理念甚至影响了当今中国很多生活类杂志的编辑思维。
作为一本面向城市大众的杂志,《生活周刊》的定位非常平民化。首先,相比民国时期注重杂志设计和美观的其他城市杂志,《生活周刊》更为粗犷或简约,封面上没有任何美感,除了杂志标题外,后面就是“小评”和本期简介,以及本周最重要的新闻。其次,该杂志定价“两分半一册”,当时上海的食盐价格为每斤三至五分钱,这个价格比较实惠,很多人都买得起。
这样的设计与邹韬奋的理念有关,他强调刊物的趣味性,力求“多刊登新颖有趣的文章”,“力求尖锐,避免陈腐”。正如他喜欢说的,“这个刊物的态度,就像是每周日上午,在读者的空闲时间,邀请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一起聊天。没有拘束,避免枯燥,力求轻松活泼,简洁优雅,干净有趣。读者在短短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仿佛参与了一场有趣的对话,大家在谈笑风生的氛围中,都感到快乐愉悦。”
所以,很多读者喜欢看《生活周刊》,其实就是喜欢看上面那些发自内心的评论。比如每期封面上的“小评论”都是邹韬奋写的,文字不是纯粹的议论,而是在百字文章中聚焦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比如《终身不嫁的女秘书》、《以后谁娶了黄小姐都是英雄》、《一夜暴富》、《柏林大学找不到这个医生》……光看标题就很有意思。
《生活》杂志还专门开设了明星专栏“读者信箱”,解答读者关于人生、爱情、婚姻、求学、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很多人利用别人的问题和杂志的回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位叫张淑申的女读者曾写信给邹韬奋,说她写信给编辑部是因为有事烦恼。她在求学期间,一个好助理想和她保持联系,但她已经答应了某人,不想再和别的男人亲近了。可是助理一直不停地发信,她心里真的很难受。邹韬奋回复说:“我觉得男人除了老婆还有女朋友没关系,女人除了老公还有男朋友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选择的朋友一定要是正派人,也就是品行端正的人。我觉得藏隔阂会造成很多误会和不好的后果,而开诚布公可以消除很多误会和不好的后果。”
后来,邹韬奋把发表在读者信箱里的文字,汇编成《最难解决的问题》和《想像力》两本文集,广为流传。这一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继承和发扬。当时《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信箱”实际上帮助了青少年解决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生活周刊》之后,如今上海还有两本与之相关的杂志。一本是《生活周刊》,由上海青年报恢复,现在是时尚周刊。另一本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联生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其实才是《生活周刊》真正的继承者。当年的《生活周刊》报头上写着“一份有价值、有趣的周刊”,而如今的《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上写着“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施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