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4人气: 作者:佚名
写作是很多孩子头疼的问题,因为平时的知识点很少,考试作文更是难上加难。紧张和时间有限会让很多孩子大脑一片空白。考试作文要求在xx时间内写xx字,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很多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始拼凑单词以达到要求的数量,因此写出的作文质量极差,存在无中心思想、无主题等问题。
老师批改论文的时候会犯难:这篇作文明显是为了达标而写的,所以得分低啊!
看了一会儿之后,家长也会感觉孩子写的作文只是一篇日记,根本没有重点!
孩子也很疑惑:我写文章写得很具体,写的字也很多,那为什么老师还说我的内容不具体,思路空洞呢?
【原因】:我们的孩子在日常写作中,忽略了作文丰富独特的最大因素——写人物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虽然孩子们的作文写了很多内容,而且很具体,但中间还是像隔了一层纸,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
因此,写作文时,我们首先要学会审视题目:
审题就是要认真分析作文题目,搞清楚题目的范围、对象、人物、内容等要求,从而确定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采取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准确、全面。否则,就会出现偏离主题、跑题,甚至跑题太远,抓不住重点的现象。审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明确类型
分析题目,判断自己要写的作文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目前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所以也要搞清楚,作文主要是写人物、事物、活动等。
考察主题的关键点
标题中的关键词是能够指示、暗示或限定文章要点的词语。由于其关键性的作用,它与标题的眼睛一样重要。因此,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焦点或写作要求。
例如:《有趣的童年故事》的关键词是“有趣”,《难忘的事》的关键词是“难忘”。
有时候一个标题的重点并不容易找到,例如:《我和妈妈》,“和”字就是关键词,表明了“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我的母亲》只表现母亲。因此,在选材时,不能只写妈妈的特点或品质,而应该着重写“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审查范围
在明确话题的基础上,分析选取内容在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方面的局限性。例如《快乐的一天》中,“快乐”是话题,表示中心,“一天”要求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时间限制。
再如:《小学生活两三事》要求写小学生活,但对篇幅有限制;《十分钟课件》把时间限制到下课为止。
检查名称
记叙文一般用第一人称,但要注意,有些题目的人称不定,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如:《学游泳》、《美妙时刻》等。有些题目的人称有限定,如:《某人,我想对你说一句话》,就必须用第一人称。
孩子掌握了审题的技巧,才谈得上如何把握作文整体,首先要把握作文的重点。
当你要写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包括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感受。心理活动的展现就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逐渐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现就会越来越具体,从而体现在构图上,文章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这是你文章的重点:
01
写事物的发展过程
怎样写好事物的发展过程?在人物行动过程的描写中,主人公的行为描写能很好的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仅仅描写他做了什么或者采取了什么行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如何完成这些行为或行动的。
简单来说,我们不能只写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时候,写他是怎么做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怎么做的”。这样文章才能显得具体,有重点。
02
写下角色的经历和感受
我们有些学生会说:“我平时写的文章都很详细,写了很多字,但为什么老师还是说我内容不详细,思路空洞?”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孩子在日常写作中,忽略了让文章丰富独特的最大因素——写人物的经历和感受。
因此,虽然孩子们的作文写的内容很多,也很具体,但是中间好像隔了一层纸,看不到真实的人和故事!
在写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包括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感受。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有层次的。通过逐渐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现就会越来越具体,体现在构图上,文章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
快速撰写高分论文的 10 个技巧
以下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揭秘的10大写好作文总结和套路,简单实用,轻松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尴尬!
写礼貌用语时不需要使用“have”
作文外貌怎么写?在儿童作文中,你总会看到这样的名字:“XX很漂亮,她有一头卷曲的黄色头发,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把文中的“有”字去掉,重新把单词连起来,就会发现作文流畅多了。写上面这段话的学生在江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如下:“XX真漂亮,一头卷曲的黄色长发自然地披在肩上,眼睛好迷人,黑得像黑葡萄,高挺的鼻子和樱桃小嘴很配,有点混血儿的感觉,同学们都很喜欢她。”读起来是不是舒服多了?
写作和口语不仅仅是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张三说:“……”;
张三无奈的说:“……”;
张三摊手,一脸无奈:“……”
当然,让文字说话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写语言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用“说”这个词,而是可以在语言前加上动作、表情等。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学会描述细节,而不是干巴巴地写“有人说”。
在写“思考”时,没有出现“思考”这个词
在描述心理活动时,孩子们已经过度使用了这样的句子:“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如果没有这句话,我们还能怎么写作呢?最常用的句子是“我心想”。例如,一位学生写道:“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带回家做。我心想:天哪!我该怎么办?”
按照江老师的“想而不思则罔”的写作手法,把“我想”三个字去掉,怎么样?“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带回家写,天哪!怎么办?”不是更简洁、更精准吗?别忘了提醒学生在心理描述中加入适当的感叹词。
无需习语
我为什么写不出长文?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用多了成语文章就更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别用成语”的写作手法中,当文章只按套路用成语时,文章的底蕴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把看到和感受到的写出来,少用“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花红柳绿”、“眼睛明亮心旷神怡”之类的成语……
比如,写春天的时候,不要用“阳光灿烂,风和煦”这样的句子,而要这样写:“风吹过树梢,原本平静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我不禁张开双臂,让风轻抚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洋洋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代替一些习语,解决孩子写不出长篇作文或细节作文的问题。
思考一下“非常”和“极其”这两个词
对于写不出长文的孩子,另一个可以训练的技能是思考“非常”和“非常”这两个词。江老师看了无数学生的作文后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包括“非常、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不要轻易写这些词,而是要停下来思考,是否一定要用这些词。
比如,写炎热的时候,不要用“很热”这样的词,要学会用其他的形容词来表达炎热:太阳炙烤,万里无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机……文章自然就会变长。
环境中有“真”和“情”
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好,可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落下来,眼泪滴下来,仿佛天空在为我哭泣。”
能用环境来衬托心情的孩子,首先应该得到表扬。然而,很多孩子写环境的时候,一定会写花儿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雨水哭泣。这已经成为一种套路。世界上难道只有草、鸟、花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写一些身边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甚至电线杆都可以写。这种手法,是为了提醒学生,人不仅要生活在环境中,更要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中。
继续移动
一篇文章需要曲折才会有趣,但现在的孩子生活很枯燥。你不可能强迫他们写曲折。所以让他们学会曲折地使用动词,也就是说一个接一个地使用动词——学会连续使用动词。一个学生写了一场乒乓球比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令人眼花缭乱。”(这篇文章用一句话完成)
学会动词技巧后,再将其修改为:“只见他把球高高抛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在球触及球拍的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下一踩,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令人眼花缭乱。”一个动词一下子变成了六七个,文字立刻变得生动丰富起来。
一秒钟写300个字
对于那些写不了长文的人来说,这也是一项技能训练:用300个字描述1秒钟内发生的事情。比如,对打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述,原本只有几十个字:只见有人一跃而起,一瞬间飞过单杠,一项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如何把它变成300字?你可以有条不紊地加入动作解剖:如何奔跑、跳跃、爬升、落地;加入联想:以前校运会上有人失败了,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等等;也可以加入细节来丰富它,比如起跳前如何和同学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祝贺他……老师可以找一些1秒的素材给孩子练习写作。学会了这个技巧,你还在为考试写不出400到500字而烦恼吗?
一个段落至少有 6 个标点符号
很多孩子不懂标点符号的使用,作文中经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没有逗号,读到老师死为止。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让孩子练习“一段话至少使用6种标点符号”的技巧。例如,?!……:“”
你的作文里有这些标点符号吗?如果没有,请试着用一下。经过几次训练,你会发现孩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会写有意义的句子,会加入人物语言,会融入心理活动,会使用反问句。加上这些句子后,文章肯定会变得生动活泼。有位作家曾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不擅长写作的孩子,效果显著,孩子进步神速。
10
字数:345
简单来说,这个技能就是学会写短句。学写字的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作文容易写长句,写不好的长句就成了烂句。其实,很多作家也擅长写短句,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等。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个字、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会发现,这样的作文语感会舒服很多。
例如,有学生的原文是:“小草又高又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根都那么清晰可见,看上去很挺拔。”经过指导后,改为:“小草又绿又高,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每一根都那么清晰可见,看上去很挺拔。”是不是很有节奏感呢?
只要掌握了以上内容,即使孩子积累较少,写不出漂亮、高水平的文章,在考试的时候,通过练习这些技巧,可以保证孩子作文不丢分,写出合格的作文。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掌握这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