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人气: 作者:佚名
想开个饭馆?别急着动工,营业执照那经营范围,能让你怀疑人生。
食品经营范围的坑
卖辣条就以为能搞食品生意?别太天真了。散装货、冷藏冻货、保健品,哪一项不是一门大学问。这不,去年有个家伙卖自制冷饮,结果没注明“冷冻食品”,直接被罚了5000大洋,现在人家改卖拖鞋去了。
别天真了,卖那些包装好的食品也不一定保险。要是你的执照上没写“批发”俩字,就算给对门的小店供货都可能触犯法律。这不,有位大姐就因为偷偷给朋友代购外国零食,结果被举报,直接把店给关了。
预包装食品的玄机
这“非实物方式”听着像是传销团伙,其实,就是让你试试电商这行。不过得留心括号里的提示“不含熟食卤味”,你瞧,有人在网上卖真空包装的酱鸭脖,结果三天不到,市场监管局的就找上门了,理由就是这鸭脖算作“熟食制品”。
卖那啥食品添加剂可得悠着点。去年有个网红卖了个“吃色素”,结果有人拿去染了个头发,结果被那些专门找茬的人盯上了。最后法院判决说这东西超出了经营范围,罚的钱比染发剂还贵。
生鲜摊主的血泪史
大妈们卖菜都知道得弄个“新鲜蔬菜零售”,可这“批发”跟“零售”的界限,不少人就给搞混了。咱菜市场那王叔,就因为给食堂送了20斤土豆,结果被说成是违规批发,罚的钱能买三车土豆。
张哥那卖活鱼的,真是个冤大头。你看他那营业执照上明明写着“水产品销售”,可顾客偏要现杀,这下好了,被人告了“非法加工食品”。现在他那摊位上还贴着个标语:“本店鱼类,仅供观赏!”
餐饮业的隐藏条款
开奶茶摊得挂个“自制饮品售卖”的牌子,要是只写“饮料卖”,那只能卖瓶装可乐。就有一家店拿“餐饮服务”执照卖蛋糕,结果被查时傻眼了,蛋糕原来是“食品生产”那一挂的,罚款金额跟米其林认证费有得一拼。
这“房屋租赁”的事可得记牢,有的老板把二楼搞成了员工宿舍,结果挨了“擅自变更经营用途”的处分,整改通知和房东的臭骂一块儿来。
保健品的死亡陷阱
卖那维生素,你得写成“保健食品售卖”,敢只写“食品”,分分钟有人来举报你。有个微商傻兮兮把褪黑素软糖当零食卖,结果职业打假人买了就去告状,最后赔的钱够买十年的安眠药了。
奶娃儿粉那可是个坑。非得明明白白写“婴幼儿配方乳粉”,少一个字都不行。就因为有个店老板写成“婴幼奶粉”,直接被要求把所有货都撤下来,现在改卖给大人的奶,专攻中年那帮焦虑的家伙。
最后的保命建议
办证那时候带烟没卵用,现在都得扫码交钱。干脆把“卖其他食品”也给加上,虽说多花了两百,可总比哪天心血来潮想卖螺蛳粉,结果发现执照不让干来得强。
记好了,这经营范围可不是随便填填的,它关乎生死。来来来,说说你们见过最离谱的经营范围限制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