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4人气: 作者:佚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育龄妇女中很常见,患者常伴有月经过多、生育能力下降等症状。孕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育龄妇女,在使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3个月后,即可备孕;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使用适当剂量的甲状腺素治疗,以保证母亲和胎儿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产后可以正常哺乳。
北京北城中医院王克振院长表示:育龄女性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生理作用不足,以致代谢降低所致的疾病。根据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分为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升高,FT3、FT4降低)和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升高,FT3、FT4正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见于女性,尤其是育龄妇女,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不仅参与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而且对性腺的发育成熟、月经正常维持及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
①青春期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可出现性发育障碍,青春期延迟;
②青春期后若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会出现月经紊乱,典型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不规律,甚至闭经。
甲减患者常并发不孕症,自然流产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溢乳,因此应重视育龄女性的甲减筛查。
育龄妇女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怀孕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5%的育龄女性,部分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进展为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此临床建议育龄女性在备孕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病史和家族史、有甲状腺肿大史、甲状腺手术史和I131治疗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女性。
对于已确诊为甲减的育龄妇女,应加强教育,让其充分认识甲减对孕母和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患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育龄妇女准备怀孕,应及时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减程度不重,一般不影响妊娠,通过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调整至正常,甲减患者可以妊娠,对胎儿和母亲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较严重的甲减,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妊娠,并咨询孕期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孕前患有甲减的育龄妇女,口服优甲乐,将TSH稳定在2.5mIU/L,维持2~3个月,即可妊娠。
如何应对妊娠期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2%,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2.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然流产、胎儿窘迫、早产、死产、低体重儿、产后出血等发生的风险,也可能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和骨骼生长,造成后代智力低下、身材矮小,俗称“呆小症”。
国际上主张对孕妇常规进行TSH筛查,以便及时发现甲减和亚临床甲减。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孕妈的生理变化,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指标也随之变化。美国甲状腺协会建议:妊娠早期TSH正常值为0.1~2.5mIU/L,妊娠中、晚期应为0.2~3.0mIU/L。目前国际上倾向于以TSH2.5mIU/L作为妊娠早期TSH正常范围的上限,超过此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甲减。
与妊娠前相比,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优甲乐剂量需要增加约50%~100%。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母亲和胎儿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正常孕妇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增加自身甲状腺激素的生成,但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只能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来满足妊娠期的需要。如果没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在妊娠期间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优甲乐治疗的目的是尽快使血清TSH达标,越早越好(最好在妊娠8周内)。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目标:妊娠早期血清 TSH 水平
有些患有甲减的女性担心怀孕后服用优甲乐等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擅自停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没有证据表明优甲乐会危害胎儿。事实上,左旋甲状腺素不易穿过胎盘,对胎儿无毒性作用,不会引起畸形,其安全性与维生素(如叶酸)相同,是孕妇或准备怀孕且患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女性首选药物。
产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
产后,患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孕妇的甲减水平会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因此应相应减少优甲乐的剂量,并每4~6周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只要TSH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甲减妇女哺乳是安全的。在安全性方面,优甲乐被归类为美国FDA药物安全等级中最高安全等级A类,即使服用较大剂量的优甲乐,哺乳期间分泌到乳汁中的甲状腺激素量也不足以引起婴儿甲亢或抑制TSH分泌。因此,患有甲减的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可以放心服用优甲乐。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只要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良好,优甲乐剂量调整得当,母婴安全,预后良好。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的目标是用最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且无明显副作用。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都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产热、代谢等作用,是一种带有“正能量”的激素,如果缺乏“正能量”,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就会“缓慢”。
根据甲减患者营养代谢的特点,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01
碘摄入量要充足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很多患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得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就应该吃高碘饮食。
其实不然,因碘缺乏引起的甲减患者应该增加碘的摄入量,但对于碘充足的患者来说,过量摄入碘可能导致甲减病情加重。
如果是单纯缺碘导致的甲减,比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导致的甲减,可以适当补碘,但切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
如果是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则需要低碘饮食,限制海带、紫菜及各种海产品,因为高碘饮食会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升高,诱发和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另外,“尿碘”检测也能知道身体是否缺碘。简单来说,就是采集晨间空腹尿液或24小时尿液进行检测。儿童及成人(非孕妇)尿碘尽量控制在100-199μg/L以内,孕妇尿碘则维持在150-249μg/L即可。
怎样补碘?
缺碘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主要应通过食用碘盐来补充碘,也可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参、虾、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02
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注意避免吃卷心菜、大白菜、油菜等蔬菜,以及木薯、核桃等。
由于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会引发甲状腺肿大,而甲状腺肿大又会进一步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所以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03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
(1)充足的蛋白质可改善甲状腺功能。每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每公斤体重1至1.2克。例如,对于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在60至72克之间。
蛋白质的补充可以从蛋类、牛奶、各种肉类、鱼类等食物中获取,这些食物中也含有钙质和维生素A的补充;植物蛋白质也是可以的,比如各种豆制品,大豆等。
(2)一般正常饮食每天可补充400毫克钙,但建议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患者额外补充600毫克钙,可通过服用碳酸钙等含钙制剂来补充。注意这里说的钙是指钙制剂的含钙量,而不是一片钙片的重量。
如果已经出现骨质疏松,则需要针对现有的骨质疏松进行相应的治疗。
(3)每天吃多种蔬菜和新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
04
限制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甲状腺功能减退常伴有高脂血症,因此应避免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内脏等。
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烹调油,每日不超过20g,少吃花生、核桃仁、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奶酪等。
05
预防贫血
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血脂高者可通过其他方式补铁)。
注意多吃瘦肉、猪血等,必要时服用药物纠正贫血。
06
低盐饮食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常因粘液性水肿而出现手脚肿胀、体重增加,食盐摄入过多可造成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虽然不需要像肾病患者那样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量,但也应少吃咸食。
07
其他
(1)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胃肠蠕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因此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粉、糙米、燕麦、豆类、薯类、蔬果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吸收大肠中的水分,软化粪便,防止便秘。
(2)烹饪方法
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烹饪方法应以蒸、炖为主,避免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