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1人气: 作者:佚名
最近,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搞了个“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挺多人都在关注。把思政课从教室挪到室外,这事在教育界算是个新花样。咱们都知道,以前的思政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现在这么一弄,感觉挺新鲜的。
活动形式创新化
这个活动可是挺特别的,搞的是多地多人的大联动。11月12号那天,学院的副书记孙希涛还有好几位领导都亲自带队,把师生们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的。他们可没闲着,去了潍坊昌乐县五图街道的庵上湖村等好几个地方,这跟平时只在校园里搞活动可大不一样。这种新花样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不那么枯燥了,师生们也真是出了趟校门。一路上,各地特色和教育内容互相补充,思政教育的天地一下就开阔了。
这个新点子对老师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得提前好好准备,实地讲解时得精准到位。而且,老师们还能从这事里收集到不少教学材料,给以后的教学多添点资源。
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
在咱们这个全国文明的庵上湖村,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孙希涛老师带着学生们,跟村里的党员和乡亲们交流,这让大家对基层党建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们参观得很认真,像五图街道的党校,就给大家展示了好多东西。那些乡村党员们讲解得生动,让我们看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果。从乡村的发展,到村民生活的改善,再到村容村貌的提升,方方面面都展现了基层党建的重要性。
这里明显看得出城乡交流有多重要。城里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到乡下去,真正了解乡村的发展。对乡村来说,这样的交流能带来更多知识和新思想。这可是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对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有好处,都有助于教育和进步。
党史教育重温初心
潍坊市党史教育馆,那可是红色教育的一大亮点。李志杰同志带着全体党员,在这郑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序厅里,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仿佛在呼唤着初心。讲解员带着大家,一层层地走进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布置得特别用心,以潍坊的革命建设史为线索,把潍坊党组织和党员们的奋斗历程,展示得淋漓尽致。
看历史,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这些师生们,他们的感受特别直接。他们从本地党组织的成长中,看到了全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这让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光在书本上学学而已。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里,氛围庄重而严肃。仵强领着师生们来纪念像王尽美这样的革命先辈。听着讲解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展品,大家内心深受触动。师生们下定决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这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责任的担当。大家明白,自己也要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烈士们的英勇壮举,总是不断地在提醒着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咱们现在能享受到的这种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得来。这就像是一种默默无闻的教育,比起那些书本上的文字,更能深深触动人的心弦。它让年轻人们更加懂得去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也激励着他们要努力拼搏,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诸城市博物馆就像个文化宝藏。师生们瞧见那些珍贵的文物,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古时候。这些文物,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承载了灿烂的文化。在这,师生们能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厚重,这种文化的滋养让他们的文化自信一点一滴地增强。
建立文化自信之后,师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会迎来积极的变化。比如,做人做事的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也会变得更加深刻。而且,面对其他文化时,他们也能保持一种更加健康、开放的态度。
教育创新意义深远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行走的思政课”意义非凡。这不只是让思政课内容更加丰富,还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激发了学生们对技能学习和实践探索的热情,这对学院培养全面型人才帮助很大。
未来的教育路在何方?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持续寻求教学创新。这种打破常规的思政教学模式,其他学校能效仿吗?快来点赞、转发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