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2人气: 作者:佚名
引子开头
高考算个啥?那东西跟外地孩子入学那场硬仗比,简直弱爆了。
四个三政策是啥玩意
社保三年、居住证三年、租房合同三年、工作证明三年,这四项条件放一起,听起来就像游戏里的成就解锁任务。不过,这解锁的不是游戏皮肤,而是能让你进门的通行证。
2023年,广州某区教育局的数据透露,那四个三的外地孩子,录取率高达78%,没达到那条件的,只有可怜的23%。就差那1%,能让人吐血,你说说,隔壁老王家的娃就差那么几个月社保,这能不让人心态崩吗?
绍兴的入学绿卡攻略
绍兴这地方弄了个什么入学绿卡,听起来跟超市会员卡似的,但其实比黑卡还难搞。得弄个暂住证、劳动合同、婚育证明之类的,一大堆材料,弄齐了能召唤神龙似的——不对,是能见到班主任。
最要命的是得回原籍地拿户口本,不少家伙得特地坐高铁回老家开个证明。来回的票钱都能买两套那啥高考模拟题了,这招数简直是把咱们家长当成了割韭菜的。
材料界的奥斯卡颁奖礼
流动人员结婚生子得回老家拿证,签劳动合同得盖个大红戳,体检单得是三甲医院开的。这家长因为合同上少了个公章,来回跑了五次劳动局,结果发现那办事员竟然是他小学的同学。
最神奇的是,租房合同签满三年没问题,可房东一听你说要去上学,租金就立刻涨得跟火箭似的。2022年,北京通州就出了这么个事,房东突然变卦,结果孩子错过了报名,法院判决房东赔偿了八千块精神损失费。
公办学校的饥饿游戏
达标了也不一定有学上,公立学校那是看积分排队的。深圳那小学去年录取分数线218分,就差一分那家长们那是直接在教育局门口秀起了胸口碎大石。
更悲催的是,得被弄到二十公里开外的学校去,大清早五点就得爬起来。懂行的知道是去读书,不懂的以为要去参加铁人三项赛,连书包里都塞了个游泳圈。
民办学校的氪金选项
公办学校读不起,民办倒是个选择,可价格那叫一个刺激。东莞那家民办初中,一年的学费要四万八,家长一看这数字,立马开窍了,心算一下,这钱都能买辆五菱宏光了。
那些民办学校玩分期,不识货的还以为是在买手机。更绝的是,有家学校竟然推出了什么“入学贷”,我建议给它改个名,就叫“知识高利贷”,毕竟等到毕业,这债还得还到天荒地老。
终极生存建议
提前三年就着手搜集资料,一出生就给孩子建立档案。这浙江的家长厉害,用Excel搞了个到期提醒,比公司那项目管理还周到,最后孩子顺利进了重点中学。
真不行就试试天津那啥人才项目,要不就去鹤岗买套房子安个家。说到底,条条大路都能到罗马,可有的人天生就在罗马城,这事你得慢慢悟,细细悟。
最后提问
咱都见识过啥奇葩的招生条件没?快来评论区晒一晒你的悲惨经历,要是点赞数破五百,我就公开曝光校长那亲戚的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