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人气: 作者:佚名
有人居然敢让三岁的小屁孩去背《论语》,这操作简直比让程序员背《诗经》还扯淡。更扯淡的是,竟然有家长当真把这种“小崽子训练大法”给搞起来了。
读经顺序的玄学
《论语》排头牌真是个奇幻的设定,大学生看原文都得费老鼻子劲,就像在读天书似的。不过王财贵老师有话要说,他说咱们得从最难的开始入手,美其名曰“越读越轻松”——这道理跟先吃最苦的菜简直一模一样。
《易经》这第二级别简直了,连大人都不一定能搞懂那八卦,现在却要让那些还穿着尿不湿的小屁孩背得滚瓜烂熟。更悲催的是第三级,把唐诗宋词元曲一股脑儿全塞进来,干脆给它改个名,叫“古风Rap速成班”得了。
每天一百字的酷刑
每天一百字,每字念百回,这规定让家长们发明了新花样体罚。算下来,每天得听娃儿念上“学而时习之”一万遍,邻居们还以为你家开了个复读机加工厂。
这操作简直了,还非得“快乐读”,你让哪个熊孩子觉得《庄子·逍遥游》比看小猪佩奇还带劲?这不就是“家长觉得你很快乐”的完美诠释!
三岁孩子的反抗
三岁的小家伙一看到《大学》就懵了,跟鸡说鸭话似的。家长们说,那娃把“明明德”当成了“萌萌哒”,把“格物致知”搞成了“格子屋里的傻瓜”。
专家这建议,简直跟和尚似的,能记就记,不行就听听,连听都嫌麻烦,那就当个背景乐。对付那帮熊孩子,这法子还挺管用,毕竟他们都能把《孤勇者》听个几百回。
音乐读经的魔性
这音乐读经法,说白了就是将《三字经》改编成儿童歌曲。现如今,幼儿园的早操时间都播起了“人之初性本善”的DJ混音版,孩子们跳着广场舞,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经典,那画面,简直赛博朋克风十足。
有爹妈拿《道德经》当摇篮曲,结果娃半夜梦话里全念叨“道可道,非常道”,把老太太吓了个半死,以为孙子着魔了。
识字指读的灾难
三岁娃儿读《千字文》?那跟让哈士奇识字似的。常见一幕是,娃儿指着“天地玄黄”念成“奥特曼打怪兽”,还死活不改,觉得自己没错。
这老师搞了个“零食激励法”,背完一句《孟子》就发颗糖。结果,培养出一帮能背《孟子》的小胖墩,一看到“仁义礼智”就口水直流。
家长的自我安慰
娃儿背不出《中庸》,专家跟家长说:“瞧瞧,你三十好几了还背不下来。”这话听起来不疼不痒,但侮辱性十足,直接让家长把火气撒到自己身上了。
现在家长们都喜欢在家长群里打卡,晒娃背《易经》的视频。可你看,十个视频里头,八个娃儿哭得跟啥似的,剩下的俩,不是家长哭,就是娃儿哭。
哎呀妈这事一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家那小家伙把“有朋自远方来”给念成了“有盆自远方来”,这到底是该狠狠地指正一番,还是得假装没看见,给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