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人气: 作者:佚名
打开一扇窗户
智慧拂面,理想孕育未来成长
江苏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
每周六 6:35 和 17:15
“教育新世界”与您见面!
小学校长的陶笛梦
今天教育界的独家专访,为大家介绍一位身兼小学校长的音乐老师,从事教育事业三十余年,怀揣音乐梦想,以教育为本,不断探索创新,用爱与信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魅力的音乐世界,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认识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最爱,让孩子们受益,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你还在等什么?看看这个激动人心的视频吧!
蒋先敬说,可能是因为小学、初中没上过音乐课,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读书时,导师费成铿先生对他有弘扬民族音乐的期盼和嘱托,当然也深受老师陶行知先生手脑共同成长思想的影响,以及陶先生“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的告诫。1986年从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便扎根奉县,致力于奉县音乐教育三十年。
蒋先敬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于徐州丰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童年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赵春才老师教他拉二胡。在低劣的二胡嗡嗡作响的音符中,他迈出了音乐梦想的第一步。
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把家里给的零花钱一点一点攒下来,全部用来买乐器。初中毕业后,姜先敬没能实现读高中、读大学的梦想,而是报考了江苏沛县师范学院音乐班。
当时,年轻的姜先敬说当一名音乐老师是他的梦想,他唱起嘹亮的《牡丹歌》,把弹奏管风琴伴奏的老师震撼了,老师听后十分感动,建议他报考南京晓庄师范学院。费成铿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姜先敬继续走音乐之路的信心和决心。进入晓庄师范学院后,姜先敬结识了费成铿、姜若等好老师。
二十载耕耘,静待花开。2006年,姜先敬来到创新外国语学校担任校长,翻开了人生和事业的新一页,开始了真正的“艺术素质教育”之旅。姜先敬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只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全部。以“真善美”为灵魂的艺术教育,恰恰是对“应试教育”不足的重要补充。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民族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孩子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宏伟目标在心中形成了。从2007年开始,他最终决定把具有7000年历史的中国陶笛乐器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民族艺术的突破口,让全校所有孩子都能学一门民族乐器,在学校形成人人学艺术、人人教艺术的教学模式。
虽然已经是校长,但蒋先敬并不满足于做一名传统的知识型教师,而是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创新也为他带来了不少荣誉:2012年,他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013年,他被授予“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称号;近日,他又被授予江苏省人民教育工作者称号。
学习民族艺术,可以启迪心智、开发智力、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能力、锻炼意志和毅力,培养千人集体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包括核心素养在内的综合能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来自JSBC《教育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