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翰林院教育-翰林教育培训学校

时间:2024-06-26人气: 作者:佚名

求是书院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高校之一,是浙江大学的前身,位于杭州大学路(原浦昌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巡抚林启以普慈寺为址,建现代学堂,定名为求是书院。书院成立后,由于清末新政的推行,数年间曾三次易名,1903年改名为浙江高等学堂。1927年,第三所中山大学在求是书院旧址浦昌巷成立,次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大学迁至老河山下的玉泉新校区。求是书院旧址尚存昔日的普慈寺殿堂,即杭州近代教育史展览馆。

(一)

求是书院创始人林祈(1839—1900),字涤尘,福建后关(今福州)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学士,后任编修,任陕西巡抚。光绪二十一年(1889年)任浙江监察御史。他为官清正,因上疏反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被派往衢州任知府。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调任杭州知府,在杭州任职近五年。他为政勤勉,政事公正和睦,时人评价他“治杭州好,育士好,利百姓好”。 林祺在杭州任职期间,创办了求是书院、蚕桑书院、养正书院三所学校,其中以求是书院最为著名。

书院创办之时,正值内忧外患,面对列强入侵,有识之士奋力寻求自强之道。教育是强国的第一步。甲午战争结束后一两年,王康年回到杭州,努力创办新式学堂,但“因官绅阻挠,久不成”。林启来至杭州镇守后,认为原有书院“独论道德,沉溺诗文”,不能适应变法的需要。在浙江巡抚廖寿丰的支持下,在寺内办学,但担心杭州绅士阻挠,便将书院命名为书院。林启任总管,负责制定章程、聘请教师等事宜。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新式学堂,林启与梁启超商议,梁启超认为,要培养人才,“必须熟读中国历史,明其理,通其西政,方能有用”。一是聘请通晓古今、通晓中西政治的大文人担任总教。二是每日的课目固定为中西政学书籍,“以今之新法,考证诸书古义,详论其适用之理,及宣扬之道”。三是每月设月课,所出问题多为政策性问题,提出政学的道理和方法进行提问。求是书院的师资、课程、考试等,都符合梁启超的说法,首要任务是培养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求是书院创办第二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求是书院也面临困境。求是书院学生钱俊甫回忆说:“政变后,很多学生退学,留下的只有一两个。”面对保守派对求是书院的攻击,说“有新党,应关闭”,林琪毫不畏惧,用生命保证求是书院不出现新党,使书院得以继续发展。

(二)

求是书院坚持“立足当下、治学以育人为本;立足当下、育人以务实为先”的办学宗旨,融汇中西,崇尚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

首先,采取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学中加入了西学内容,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有语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选修课有日语、音乐等。鲁迅曾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求学的情形,对绍兴的中西学堂很不满意,因为那里只教语文、数学、英文和法文。杭州的求是书院也有更多独特的课程,可见只开办一年的求是书院课程非常丰富。

第二,重视国学教育,培养民族意识。林琪在为廖寿峰撰写的奏折中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时代急转直下,国人对传统的“诗、章、注”不满,纷纷推崇西学。现实中,许多人借西学谋取富贵利益,不但西学不成,而且忘却了古圣先贤的教诲。因此,书院将国学作为必修课,积极聘请宋澍、袁毓麟、马叙伦等博学名流。但书院对国学的重视,却突破了传统的“诗、章、注”的束缚,在招收人才的布告中明确规定应聘者“先试经史、时事”,并规定在校生放学后要“格外关注时事”。

三是重视启发式教育。宋澍自受聘担任求是书院语文总教师以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启发学生。“他到任不到一年,学校的风气就变了。”钱君甫回忆说,语文不是老师直接教,而是学生自己教,有疑惑就问,但学生每天要记笔记,老师要批改。徐寿尚在《宋平子先生评传》序中这样称赞宋澍:“我有幸在杭州主持求是书院,虽然只有四个月,但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四,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书院学生在宿舍设立“书报阅览室”,组织“励志社”,定期举办读书会、讲座等活动,以“勉励道德学习,促进改革”。在校外,积极响应“杭州白话报”运动,学生募款订制,分发到书院附近茶馆,并进行讲解。孙宜中老师还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该报有散文、中外新闻、随笔、译文等,从多方面批判不良风俗,提倡女子教育,“其论据浅显易懂,醒世人,破旧习气。”

(三)

求是书院毕业的许多人都获得了成功。例如,后来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求是学生邵培滋就说,求是书院创办时,科举制度还未废除,如果有学生“放弃这条富贵之路而入求是书院”,“这显然是一种学术救国的自我意识,是一种舍富贵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许多人都获得了成功。例如,蒋百里等人从求是书院毕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并在军队中服役;徐寿尚、钱君甫、李绥之等人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学术方面,有理科的夏元振,工科的陈昱、何任时等;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也是求是书院的早期学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浙江响应武昌起义,不久全省光复。据马叙伦所言,求是书院对浙江光复有“直接的历史影响”。邵培孜在谈到求是书院的历史时也说,求是书院“是浙江革命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本省和全国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书院里与革命有关的人物很多,这既与时事有关,也与书院师生积极投身革命息息相关。如徐寿尚在回忆宋澍时说:“我看我的老师确实是个伟大的革命学者”,“他虽然不主张革命,但却使人认识到革命一天也不能耽搁”。老师孙宜中曾设“罪辫散文”题目。 学长辅导复习时,将“本朝”改成“清朝盗贼”,险些引起“罪辫文”。后来,蒋百里等求是书院留日浙江学生创办《浙江潮》,推行新思想,其他编辑出版者还有求是书院徐寿尚、孙继忠、王家贵等人。

求是书院师生也是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求是学生、光复会会员沈德民认为,光复会的成立与东京“浙江会”有一定关系。东京“浙江会”是求是书院“立志会”活动的延续。1901年夏,因“刑书”事件,“立志会”骨干纷纷离校,部分会员赴日本。据沈德民回忆,东京“浙江会”会员曾两次聚集在王家钰的住处秘密商议,认为应另组革命团体。1904年,光复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孙宜中、蒋百里、徐寿尚、王家钰等求是师生均为光复会成立时会员。

求是书院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风气至关重要。钱君甫指出,求是书院自创办以来,逐渐形成了“正正正道,不求利;明正道,不计功劳”的求是之风。郑晓仓认为,“求是”有双重含义,一是“求实学问”,二是“守真去假”。抗战时期,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继承了求是书院传统,确立了“求是”的校训,多次谈到“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从求是书院到浙江大学,学风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担当大任,主持大局,改变国家命运”的人才。

标签: 林启   杭州   书院   廖寿丰   梁启超  
展开全部内容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

精气神   干事创业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宣讲巡讲   痖弦   暖暖   秋歌   单刀   埃及研究   食物加热   食物保鲜     老年痴呆症   昌乐民生网站   投诉信息   昌乐民生网   教育投诉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李永平   美麟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