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人气: 作者:佚名
你肯定不信,这事说出来。有的人拼命攒钱买房,有的人攒钱买车,而我,我攒钱就为了买那些破旧的书。不是装逼显摆自己有文化,纯粹就是觉得那些老书比新书有味儿,就像隔夜的饭,嚼起来越香。
首版书比初恋还难找
这书,比相亲角上那35岁还没牵手过的小姐姐还难找。我去年在潘家园磨了仨月,就为了淘本82年的《性与可爱》首版,结果让一穿老头衫的大叔抢了先。那滋味儿,简直比暗恋了十年的女神突然领证还酸爽。
旧书市场的套路深似海。这不,上周有个家伙嘚瑟说他淘到了一本“宝贝”,结果翻开一看,扉页上写着“售价:三角五分”。放现在,这钱连瓶水都买不到。
劳伦斯比网红还会撩
《性与可爱》这书名听起来跟那些流行的情感公众号挺像的。不过,劳伦斯那时候说“性就像玫瑰”,现在的公众号就只会说“三招让他离不开你”。这俩东西就像米其林三星餐厅和街边小吃,虽然都是吃的东西,可差距那是相当的大。
瞧劳伦斯那谈性,就跟在米其林餐厅吃臭豆腐似的——档次是挺高,可就是感觉怪怪的。他那儿说“性火一旦熄灭,人就跟行尸走肉一样”,我寻思现在这加班狗,性火早就被996这冷水浇灭了,那可连行尸走肉都不如。
法国人写书就是绕
这《男女论》,法国人写的,跟块砖头似的厚。一翻开就写“男人+女人”,我还以为是一本数学书。结果看到“男人=女人”,我整个人都懵了。照这么说,以后情人节礼物是不是直接买一份就搞定了?
作者这话说得挺有意思,未来要搞“非性别分工”,这不就是现在程序员那德行?男女不分,掉头发都一个样。要真到了那时候,婚恋网站估计都得关门大吉,性别都一样了,还找啥对象。
旧书市场套路深
买二手书跟当侦探似的讲究。上周瞧见一本吹嘘是“绝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翻开一看,2018年才印的。那老板还死活说是“复古工艺”,差点儿就被他给骗了。要是在古玩市场,这分明就是典型的做旧手法。
最坑爹的莫过于那些自诩“作者亲笔签名版”的东西。记得上次碰见那本《男女论》,签名写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仔细一看,竟然是“赠小王”。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前任主人给情人的礼物,这操作简直比海鲜市场注水还离谱。
装帧比内容还戏多
那些老书封面太带劲了。金光闪闪的、绒绒的、还有带锁的,要是不懂的人还以为是什么情趣小东西。有一本叫《性与可爱》的书,居然用真皮做封面,摸起来跟高档货似的,可里面的内容跟封面差远了,就像穿了个定制西装去吃大排档似的。
这事简直绝了,我见过一本带镜子的书,说是为了让读者能“照照自己”。我一看,原来是我这张因为买书而慢慢瘦下去的脸。这设计,比现在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还让人心里一紧。
收藏这事全靠穷
说真的,搞收藏这事,门槛儿不是看不懂书,而是得有钱。那些长得帅气的老版书,价格能跟房租比肩,买下来得吃半个月的泡面,还得美滋滋地叫它“精神食粮”。
最悲催的一次,我花大价钱弄了一套所谓的“珍品”,结果搬家的时候,我妈竟然把它当废纸给卖了。她老人家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这么破旧的书留着有什么用?”这借口,跟分手时说“你是个好人”似的,让人无言以对。
哎呦,咱就想想看,这些年要是把买破书的钱攒一块儿,是不是房子首付早搞定了?可又一想,那房子,时间久了能不值钱,这老书倒是越存越金贵,这么一算,貌似我还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