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0人气: 作者:佚名
看书这事,我向来都是匆匆浏览,就跟溜达菜市场一样。可有一天,我发现别人看书能看出门道,而我却一无所获,这才恍然大悟,事严重了。
书不是快餐
我以前看书就跟吃泡面一样快,三分钟就能搞定,连汤都不剩。2015年买的那本《百年孤独》,现在连主角的名字都忘了。后来才明白,看书得像吃大闸蟹一样,得慢慢品味,细细咀嚼。
那家伙跟我吹,他读《红楼梦》读了七回,每回都能挖出点新东西。我听了直愣神,因为我连《红楼梦》是啥东西都搞不清楚。这才恍然大悟,这书,不是用来显摆你读过多少遍的,是得一遍遍琢磨的。
读书要带脑子
初学读书那时候,我简直跟个念经的似的,眼睛一扫,事就算完了。后来才意识到,这跟白读似的,书里的内容一个字也记不住。现在,我边读边琢磨,时不时还得停下来,好好想想。
那回看《活着》,瞧见那娃儿挂了,我眼泪哗哗的,跟个小屁孩似的。这才意识到,书里的感情是能让人心动的。以前遇到这事,我也就想想,“死了个人”,然后翻篇儿就过去了。
好书要反复读
我以前总以为一本书看一遍就搞定了,跟穿一次性内裤似的。后来才明白,好书得反复看,比如《三国演义》,就算看上十回八回的,也不觉得腻味。
那老师,年年都得重温《论语》,每次读都像挖到宝似的。我跟着试了试,把以前读过的书又翻了一遍,还真是发现了不少之前没留意的细节。现在那本《西游记》都快被我翻烂了,跟腌菜似的,皱巴巴的。
读书得做笔记
以前,总觉得做笔记那是学生娃子才干的勾当,结果后来发现,不记笔记读完书跟没读似的,一个样。现在,我就在书上瞎画瞎写,有时候写的东西比原书还厚实。
那家伙上学那时候,总爱揣个笔记本,一见中意的句子就赶紧记上。等他写文章,那叫一个信手拈来,整得跟个文化人似的。现在我,也跟着学样儿,虽然字迹那叫一个狗啃的。
书是活的
以前我傻乎乎地以为书不过就是堆叠起来的字纸,但现在恍然大悟,原来书里藏着灵魂。同样是那本《小王子》,大学那时候读,满脑子都是童话幻想,等工作后重读,这不就是人生哲理。
那谁说,每逢遇到点啥坎儿,他就翻《老人与海》找灵感,每次都能来劲。我照着来了一遭,还真挺给力的。现在那本书在我这儿都快翻烂了。
读书改变人生
以前,咱就图个乐觉得读读书也就那么回事。但现在想想,这东西还真能给人来个华丽转身。我那家伙,就靠着读几本书,从网吧那小打小闹的网管摇身一变成了专栏作家,他自己都说,是书救了他。现在他那屋里,书多得都能开个小型图书馆了。
我那读书读得挺认真,人,也就跟着变了不少。以前那写东西,跟拉屎便秘似的,费劲巴拉的。现在,虽然也没啥大进步,但至少能顺畅点,不像以前那么难受。同事们都说我这人文化水平见长了,我知道他们那是逗我玩。
读书那时候,最疯狂的时候是啥时候来着?咱是不是也跟你似的,把书翻得跟狗啃的一样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