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9人气: 作者:佚名
这13个月大的小家伙拉肚子,事不大也不小,瞧着孩子那蔫蔫的样儿,做父母的哪能不心疼得心都揪在一块儿。
肠道发育不成熟
小屁孩儿的肠子跟刚入职的小白似的,操作生疏还老出错。这岁数的娃儿一天拉个三五回是家常便饭,可要是突然间成了水龙头喷水,就得留个心眼儿。据2022年北京儿童医院的数据,秋季腹泻的小患者里,一岁到两岁的占了43%。
别急吼吼地给娃灌止泻药,这小屁孩儿拉肚子,80%的概率是病毒捣的鬼。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长瞎胡闹,乱用抗生素。去年上海就闹出个事,把轮状病毒引起的拉肚子给治成了伪膜性肠炎。你得先看看娃的大便,性状比次数来得重要。要是像蛋花汤一样的便便,那十有八九是轮状病毒在搞鬼。
判断脱水程度
娃拉肚子最怕脱水,别等到嘴巴干得像沙漠了才想起要采取措施。给你们传授一招土法子:捏一下手背的皮肤,如果回弹时间超过两秒,那就是在向你拉响警报。2023年的最新指南说,六个小时内没尿尿,那可就是重度脱水了,别自己吓自己。
那家长,给自家娃儿灌运动饮料补电解质,我真是看傻了眼。你说这饮料,甜得都能开个甜品店了。咱们去药店买点口服补液盐III,一包冲250ml温水,每次拉完肚子喂50ml,这比啥偏方都来得实际。记好了,补液得讲究原则:丢多少补多少,少量多次才是正道。
饮食调整技巧
老一辈那时候流行的“断食疗法”现在早就OUT了。美国的小儿科专家们说,拉肚子的时候正常吃饭反而能快点好。不过,得把奶粉冲得稀一点,米粉换成米汤。还有个冷门知识,蒸苹果比煮苹果更能止泻,因为苹果里的果胶保存得更完好。
见过最扯淡的例子是那家长给拉稀的娃喂火龙果,结果尿不湿上跟犯罪现场似的。得牢记“三不”规矩:别碰高纤维的,别吃高糖的,别吃油腻的。给你推荐个神仙搭配:焦米粥搭蒸苹果,就算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搞定。要是娃实在没胃口,来点婴儿专用的电解质饮料总比饿着强。
什么时候该用药
别一看到益生菌就当成救星使,其实有些菌种对病毒性拉肚子是没啥作用的。国际上治疗腹泻的权威指南推荐的是鼠李糖乳杆菌GG这个品种,买的时候可得看准了这串字母。至于蒙脱石散,也别乱用,一岁宝宝每次只用三分之一包,冲成30毫升的糊糊效果最好。
温度一过38.5度就别硬撑了,不过也别乱吃阿司匹林。杭州就有个前车之鉴,家长给娃用了成人退烧药,结果娃的肝差点儿废了。还是备点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就算睡着了也能塞。要是发现娃拉屎带血丝,或者一直吐超过12小时,别上网乱搜了,赶紧打车去医院。
预防交叉感染
这轮状病毒,人称“幼园霸主”,一娃中招,全班都得歇菜。最逗比的是,症状一消失,还能继续放毒8天,玩具餐具都得单独消毒。还有个数据,简直吓尿了:一克拉稀便便里头,竟然有上亿个病毒颗粒,这要是传开了,整个小区都得遭殃。
洗个手别只是摆摆样子,得像手术前外科医生那样认真搓足20秒。84消毒液对那啥轮状病毒没辙,得用那种加了氯己定的专业消毒水。最近听说有个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可这东西超过8个月就不能打了,想打的可要抓紧时间了。
护理注意事项
红屁股这东西比拉肚子还头疼,我见过的小屁屁腌得跟关二爷似的。每次娃拉完屎,得用温水冲一冲,千万别用湿巾蹭。再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最后抹点氧化锌软膏,这比啥护臀霜都靠谱。还有个小细节,尿不湿别勒得太紧,留个两指宽的空隙透透气。
体温计别只往肛门里戳,耳温枪得伸直了塞进耳道才靠谱。记录拉肚子状况得拍照存证,医生看图比听你瞎说直观多了,至少是100倍。赶紧备个急救包:电子体温计、口服补液盐、退烧药、护臀膏,整整齐齐摆门口,要是半夜得去医院,咱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咱来聊聊心里那点苦:是不是有过娃儿拉稀,结果家里那帮子老头老太太就开始念叨“你这当爹妈的怎么带的?”来评论区倾诉一下你的悲惨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