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人气: 作者:佚名
网络小说的创作类型主要以题材为主,包括现实、科幻、童话、历史、军事等多种体裁。其中,网络言情小说一直占据着网络阅读市场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青少年的阅读菜单中,网络言情小说往往是必选选项。网络言情小说构建的“爱情”世界满足了读者对爱情的美好想象,从而让读者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然而,最近在阅读网络小说时,我发现一些言情小说“甜蜜”而没有逻辑、“憧憬”而没有动力、“病态”而没有现实,依然存在着“只有爱情,没有生活”的创作倾向。
在这些作品中,主角们的日常生活一点也不“日常”,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得为爱情让路。男女主角终日沉迷于“爱情拉锯战”,为爱情做出许多让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出格之事。此类小说即便有“甜宠”或“虐心”的噱头,读者读几章就会觉得离现实生活太远,很难有代入感。即便是一些打着“现实背景”旗号的网络言情小说,也无法真实体现某一职业的特点和职场生态。
一些网络言情小说人物设定浮夸,缺乏深刻内涵,最常见的是以“有钱”、“霸道”、“总裁”等为关键词,创作千篇一律的作品,让主角凌驾于小说世界一切规则之上,不断上演“抢劫”戏码。如此千篇一律的“爽文”只能给人带来一时的快感,看完之后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此外,这些小说过分强调物欲,忽视人格品质和真实的内心情感,导致言情小说不谈“情”,只谈“利”的荒唐局面。
网络言情小说的内容不应该浮于现实之上,即便核心是描写爱情故事,背景的设定、人物关系的安排、职业的安排也应该建立在对生活的充分观察之上,不能一味迎合读者的“爽点”,不顾现实任意虚构。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首要功能,一切艺术作品无一例外的功能,就是再现自然和生活。艺术作品与现实中相应的方面和现象的关系,就好比版画与它所再现的原画的关系、肖像与它所描绘的人物的关系。”大众文化也难以容忍自己成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
一些网络言情小说之所以“只有爱情,没有生活”,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满足感”,这使得作者们采取了更为直白的写作风格,抛弃了对现实生活世界和复杂人物关系的精准构建和细致塑造,直接将甜蜜和刺激传达给读者。另一方面,很多创作者本身就缺乏切身的生活阅历和爱情体验,对爱情只充满“玛丽苏”式的想象。其实,爱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鲁迅先生在小说《死神的哀歌》中说:“盲目的爱情,完全忽略了生活的其他必需品。第一是生活。人要生活,爱情才能附和。”这句话点出了爱情的本质,对于当下言情小说的创作也有启发意义。
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网络作家应该提炼、融入更多现实生活的元素到创作中,可以是具体的城市、街道、职业等,也可以是一些描写日常生活琐碎的情节,比如上班、做饭、逛街等。这些看似平凡的情节,有助于在小说与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拟真感,从而增强小说的代入感。同时,小说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职场文化、家庭关系、教育改革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让小说不仅呈现爱情,也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反思。此外,还应在人物的刻画上下功夫,塑造具有真实情感甚至一些缺点的人物,赋予小说中人物人性化的一面,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和生活的美好。
光明日报(2024年4月13日第09版)